存在理据

作品数:21被引量:5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徐红迎储泽祥陈国庆蔺璜陈红桔更多>>
相关机构:衡阳师范学院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中的法理》《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浙江省外文学会专题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平行构式的存在理据:对话句法+认知构式语法的视角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66-70,共5页刘兴兵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认知对话句法学与汉语幽默研究”(22SKGH256);第二轮重庆市一流学科外国语言文学2023年科研项目“体认话语分析的路径:历史审视与未来建构”(SISUWYJY202303)。
本文从对话句法和认知构式语法的视角,把平行结构视作一种构式-平行构式,并从构式的定义、场景编码假设、语言的体认性、平行构式对于组成词汇的压制等方面,进一步论证了平行构式存在的理据。平行构式能够改变其中词汇的读音、词性、意...
关键词:平行结构 平行构式 认知构式语法 对话句法 存在理据 
观念变迁、范式变革与话语逻辑自证中的“哲学问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期153-153,共1页袁祖社 
哲学思维的实质是对前提的探究,而并非从前提出发的演绎,哲学的逻辑因而是对许多假定为“自明性”存在理据的求证。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表现为以有别于宗教、科学的方式,在自我审视、自我确立、自我建构的同时,实现自我消解、自我否...
关键词:观念变迁 自我建构 自我审视 存在理据 哲学思维 自我否定 贵族气质 范式变革 
算法解释权之存在理据与内部构造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3年第11期125-128,共4页范炜钢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是对分配制度的持续深化。而作为收集、处理数据,挖掘数据价值的工具,算法已经深度嵌入了社会生活之中,形塑并强化着我们的认知。它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社会...
关键词:算法 自动化决策 算法解释权 存在理据 内部构造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存在理据浅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168-171,共4页王欣 
本文认为“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不改变原来的词性,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该结构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综合探讨:句法上名词作谓语使“程度副词+名词”有潜在的结构条件,语义上量度义名词与程度副词具有的相宜性是这些名词可...
关键词:“程度副词+名词” 语法位 量度义 性状名词 词类活用 
本土外来词“科学”的本土存在理据研究与思考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10-115,共6页刘超 陶绍清 
被引入现代汉语的众多外来词,由于翻译形式的差异,存在理据也不尽相同,有些由最初的直接音译转换成本土表达,有些则依然沿用直接音译形式。按照现代汉语造词理据加以改造的外来词,剔除了部分外来特征,在翻译方式和存在理据上明显与纯音...
关键词:外来词 科学 翻译形式 本土融合 存在理据 
技术哲学视域下口译技术的“名”与“实”探析被引量:6
《外语教学》2017年第6期89-94,共6页赵毅慧 
国家语委"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特色外语战略研究"(项目编号:WT135-8);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学研究项目"语言服务协同创新多语种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7JK0630);广东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术语翻译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307-XCQ144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迭代升级,语音识别、语义分析、文本转换、语音合成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日渐成熟,业已向以翻译为代表的现代语言服务领域渗透和融合,对传统翻译方式进行着前所未有的重构,也使翻译研究进入真正意义上的...
关键词:技术哲学 口译技术 存在理据 本质内涵 价值效用 
冲突法存在理据的建构主义分析被引量:1
《河北法学》2015年第11期134-145,共12页彭思彬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B类课题<国际私法视域下国际法法理学具象研究>(JBS14035);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际私法视域下国际法法理学具象研究>(2013XZYJS199)
传统冲突法理论在"冲突法为何存在"问题上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仍存在视阈度狭隘、时空普适度不够及理论工具受限等不足,有待弥合。建构主义理论指向的"多元行为体互动构建而成的国际社会"为冲突法"协调多元主体利益"提供了功能场域;其"国...
关键词:冲突法 存在理据 建构主义 多元利益协调 文化身份与认同 
传统孝义之道及其法治启示
《社会中的法理》2013年第1期61-79,共19页杜飞 
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对孝义的肯定使其与民众的心理认知有机契合,使法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实现了有机的统一。但是,在当代中国,随着我国传统法的消亡与西方法的继受,现行法治模式中法律的传统孝道伦理变得越来越微弱,传统孝道伦理的丢失极...
关键词:孝义之道 传统与现代 缺位及后果 存在理据 
副名组合中“名”的形式分析及存在理据被引量:1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46-47,59,共3页宋晓霞 
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分析,将副名组合中"名"的类型归纳为光杆名词、"名词+后缀"、"数量词+名词"和"性质形容词+名词"四种形式。对副名组合中"名"的形式分析表明,这一语言现象的存在理据在于这些"名"与副词有着语义上的选择关系,此项研究结...
关键词:副词 名词 形式 语义 
电视新闻语体模糊语用的存在理据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年第2期91-92,共2页杨海峰 
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三期第一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NW9414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精确性和模糊性两个方面,其中精确性是相对的,而模糊性则是绝对的。语言也是如此,既有精确性的一面,也有模糊性的一面。汉语更是模糊性较强的语言。何谓模糊?美国实用主义主要创始人皮尔士在1902年给“模糊性”下了这...
关键词:模糊性 新闻语体 理据 语用 电视 精确性 实用主义 状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