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诗歌

作品数:31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郜林涛蒋寅黎文丽许总温成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古典文学知识》《文史知识》《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中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大历诗歌对朝鲜朝中期汉诗创作的影响
《文艺争鸣》2024年第11期195-199,共5页孙娜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东亚走廊视域下明清吉林纪行文学研究”(批准号:2022B185)的阶段性成果。
朝鲜朝中期,朝鲜诗人因一味学习宋诗而导致汉诗创作陷入僵化与重复的怪圈。与此同时,明“前后七子”推崇盛唐诗的复古观传入朝鲜,为朝鲜诗人创作指出新的方向,汉诗创作由学习以“苏黄”为代表的宋诗,改为提倡学习唐诗。在这一过程中,李...
关键词:前后七子 宋诗 盛唐诗 大历诗歌 苏黄 汉诗创作 朝鲜诗人 复古观 
大历诗歌的琴乐书写及其意义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62-66,共5页冀宇星 
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构建了传统文人的精神家园。大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多次提及“琴”这一字眼,他们的琴诗反映出安史之乱后,大历诗风在音乐上由今乐到古乐的选择和在心态上由外到内的转变倾向。此外,大历诗人在琴诗中塑造的...
关键词:大历诗歌 琴乐 琴诗 诗风 
从心理学角度见大历诗歌中悲伤感对创作的影响被引量:1
《黑河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181-183,186,共4页凌睿乙 
大历诗歌是连接盛唐诗歌与元和诗坛中间的过度阶段,此时段时期诗歌风格常被总结为“气骨顿衰”,作品中带有明显的悲伤感情特点。在大历时期,由于诗人所处的年代影响,诗歌中所反映的情绪普遍比较低沉,诗人也往往借由诗歌书写自己的悲伤...
关键词:大历诗歌 心理学 跨学科研究 悲伤感书写 
简析大历诗歌的词语色彩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3期24-24,共1页肖皇波 
大历年间的文学氛围影响了诗人创作诗歌时的情绪,从而造成诗人在创作时选取词语时,会充分传达出诗人内心真实的想法。此篇论文将结合大历年间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对大历年间的诗作中的词语进行色彩分析,揭示词语色彩背后映射的信息。
关键词:大历诗歌 词语色彩 
建构大历诗观的桥梁——唐汝询对大历诗歌的评介暨渊源与影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204-208,共5页雷恩海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1LZUJBWZY010)
唐汝询选编《唐诗解》,以《唐诗品汇》为渊薮,接受了高棅对大历诗歌的定位与评价,而通过选诗与评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了高棅的基本诗学见解。唐汝询对大历诗歌的评解自有特色:描摹情状,感同身受;生发而补足诗意,得其全解;关注创作背景,...
关键词:唐汝询 高棅 乔亿 《唐诗解》 大历诗观 
《大历诗风》的诗学话语与文体意义被引量: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55-158,共4页王志清 
蒋寅的《大历诗风》,其突出的学术意义在于它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大历诗歌的专著,也是国内第一部综合性地研究一个诗史时段的著作。
关键词:大历诗风 文体意义 诗学话语 大历诗歌 系统研究 学术意义 蒋寅 诗史 
山水诗在中唐大历年间的新特点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74-74,76,共2页温成荣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GH-09104)的阶段性成果
大历时期是唐代社会一个特殊的阶段,它紧承"安史之乱",不但在政治、经济上与"大唐盛世"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在诗人心态、审美追求诸方面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对诗歌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本文拟以大历山水诗表现出的新特征说...
关键词:大历诗歌 审美追求 诗人心态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谈诗风渐变的大历诗坛
《沧桑》2008年第6期240-241,共2页林珍华 
安史之乱后,唐代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士人心态急剧转变,既缅怀盛唐况味,又不得不面对功名难获、仕途坎坷、生活艰辛的残酷现实,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多有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现实的内容,在笔触上则多有冷落、寂寞情调,诗风渐变。
关键词:大历诗歌 诗风渐变 
大历诗歌的主要审美特征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37-40,共4页黎文丽 
大历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诗人的审美心态与艺术表现手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一时期诗歌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精细新巧的意象,清雅深婉的追求,韵味悠长的意境,佛禅趣味的体现。
关键词:大历诗歌 审美特征 审美心态 
略论大历诗僧的诗歌创作及与文人的交往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年第2期16-19,共4页郜林涛 
大历高僧多出于江左,其中长于诗文者颇多,与文人交往也极为密切。充分了解大历诗僧的诗歌创作及与文人的交往,对于研究大历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历诗歌 佛学造诣 文人交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