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话语

作品数:89被引量:9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向天渊伍世昭方汉文杨向荣王志钢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惠州学院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元”式变与中国诗学话语的兼构方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1期132-139,共8页潘链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经学与诗学关系研究”(2722024BQ059)。
外观中国诗学的四个元区间能察其范型式变,内观则能达其话语的兼构方式。体式之变、三教之宗与人格范式是顺视“四元”范型式变之三要。逆求“四元”的诗学话语兼构之法亦有三端:一是发挥经学余热,以政治带动诗学;二是结合“我观”的效...
关键词:“四元” 式变 诗学话语 兼构 
中西融合视域下中国小说诗学话语体系建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09-117,共9页焦鹏帅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基于AIGC的中华文物古籍译后编辑原则与实现路径研究”(24XJA740002);西南民大中央高校重大项目培育项目“AIGC赋能文物古籍译后编辑原则及实现路径研究”(2024SPYZX07YB)。
中国小说理论体系要立于中国,面向世界,需要融通中西学术的视野,以“中国”为方法,以“世界”为目的,超越中国小说研究的传统子史框架,构建中国小说的起源、本体论、认识论、概念视域、写作模式、形式技巧和阐释学实践的系统框架,然后...
关键词:中国小说 诗学话语体系 非西方叙事 
河水有意义地从山谷流过——论周庆荣散文诗的“意义化写作”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2期134-141,共8页司念 
安徽农业大学人才科研资助项目“未名社文学翻译和创作的对话研究”(rc432208)研究成果。
在当代诗坛上,周庆荣以充满责任感、历史感和主体感的诗学思想获得了广泛关注。诗人深刻洞察历史,思索现实,以第一线的“在场”视角来描摹世情,力图回到历史现场,将历史、社会、哲学话语融汇到诗学话语之中,抽绎出鲜明的民族风骨和精神...
关键词:诗歌美学 当代诗坛 散文诗 诗学思想 历史感 诗学话语 哲学话语 精神形象 
悬置本体或本体论:古典诗学话语的叙述法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35-146,共12页姜玉琴 
中国古典诗学话语主要是围绕着诗歌的创作与欣赏这条轴线构建起来的,而对诗歌的那些本源性问题,譬如何谓诗歌,诗歌源于哪里等问题基本上不予以直接处理。这一构成特征并非表明古代诗论家缺乏相关的本体意识,而是说中国诗歌的本体问题一...
关键词:诗学话语 悬置 心本体 气(道)本体 叙述法则 
“赋比兴”诗学话语与《良友》画报中的“抗战”书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10-114,共5页林嘉琪 张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视觉修辞与中国近现代画报的“解放”叙事研究(23BZW10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视觉修辞与《点石斋画报》的“现代性”启蒙研究(22YJC751018)。
《良友》画报的“抗战”书写在践行“救亡图存”媒介担当的同时,将传统中国“赋比兴”的文艺观融入图像文本,实现了传统文艺观与图像符号互文化的叙事景观。《良友》的抗战报道从图文互动下的直接叙述、形象思维的图式化呈现和民族意识...
关键词:《良友》画报 抗战书写 体物写志 比方于物 兴而起情 
袁宗道情念论及其诗学话语新体系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80-90,共11页李瑞卿 
袁宗道精研性命之学,直接问性于良知,于情念的穷之又穷中,抵达“直”性、生理。袁宗道重建了性、心、情念关系,在随感辄应的情念之基础上,通过“知”的过程树立心性本体与自我。他在触物遇境之际来阐释“心”为何物,并以唯识论来阐释“...
关键词:随感辄应 破除意识 命题图像 新意象论 
古代诗学话语的生命张力——以“平淡”为中心
《中国故事(传统)》2023年第10期21-25,共5页包定俐 
不同于当下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平淡”一词,古代诗学话语中的“平淡”充满了生命张力。“平淡”之内涵在宋代发生了两次嫂变,以梅尧臣为代表的北宋士大夫给予“平淡”一词平淡有工之深意,展示了古代诗学话语潜藏于自身审美意蕴下的生...
关键词:诗学话语 审美意蕴 梅尧臣 生命张力 北宋士大夫 平淡 日常生活 积极意义 
古代诗学话语的生命张力——以“平淡”为中心
《中国故事》2023年第10期21-25,共5页包定俐 
不同于当下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平淡”一词,古代诗学话语中的“平淡”充满了生命张力。“平淡”之内涵在宋代发生了两次嬗变,以梅尧臣为代表的北宋士大夫给予“平淡”一词平淡有工之深意,展示了古代诗学话语潜藏于自身审美意蕴下的生...
宋代诗学话语“中的”与“走盘”义理发覆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年第2期267-286,共20页李刚 
“中的”与“走盘”是宋代诗学中两个高频术语。“中的”指摹写恰切、用事精妙、对仗工巧的艺术手法;“走盘”指字法、句法、章法、风格等自然畅达、不留影迹、浑然天成的圆熟特质。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诗学范畴、诗艺...
关键词:中的 走盘 诗学 
凝视荒诞的灵魂诗学--读任白《信——》
《作家》2022年第12期48-52,共5页张学昕 
一几年前,在评论任白的长诗《耳语》和《情诗和备忘录》时,我就意识到任白已经悄然完成了一次诗学的自我整饬和超越,实现了诗学话语的自我调整和自觉嬗变。可以肯定,那是一场诗学经验的自我总结:《情诗和备忘录》延续着《耳语》的精神向...
关键词:情诗 精神向度 自我调整 诗学话语 《耳语》 荒诞 备忘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