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孤

作品数:268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杜颖潘德昌车霁虹单援朝孟月明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辽宁社会科学院北京工业大学渤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罗瑞卿的家书:照顾好烈士遗孤
《老年世界》2025年第1期17-18,共2页钱国宏 
罗瑞卿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生涯中,他历任支队党代表、纵队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参加过乐安宜黄、建黎泰、金资等战役,...
关键词:抗日游击战争 清风店战役 百团大战 罗瑞卿 太原战役 强渡大渡河 政治保卫局 政治部主任 
烈士遗孤 艺坛名家——记闫品的写意花鸟画创作及其他
《社会与公益》2024年第7期I0002-I0005,共4页彭一超 闫品 
闫品,河北籍当代知名女书画家,她有一个特殊身份背景——革命烈士遗孤,她尚未出生时,其父亲闫庆堂便于1948年12月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旋即被批准为“革命烈士”。根红苗正的她,却与丹青翰墨厮守一生,乐此不疲。她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
关键词:中国书法家协会 写意花鸟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身份背景 九十年代 壮烈牺牲 中国画 革命烈士 
论《孤独行路》的记忆书写兼及华人文学的遗孤叙事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9-114,共6页张益伟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日本华人华侨文学(1945-2022)的生成机制与文化资源征引利用研究(22YJA751025)。
孟庆华的长篇小说《孤独行路》聚焦二战后日本遗孤的生存状况和命运变迁,小说以个人亲历者视角来呈现战后遗孤的人生经验图像,从个人记忆视角鲜活生动地形塑一段被大历史所遮蔽的时代声音。小说关注到遗孤群体的现实和生命状态,既充满...
关键词:《孤独行路》 孤儿视角 疼痛叙述 历史省思 遗孤叙事问题 
马背上的摇篮——陕甘宁边区保育小学
《文史春秋》2024年第5期34-38,共5页缪平均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处于重要战略地位,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和抗战的指挥堡垒。随着陕甘宁边区战事频发,大批干部奔赴前线作战,大批子女留守根据地后方,为照顾这些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党中央决定创办收留干部...
关键词:干部子女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根据地 重要战略地位 陕甘宁边区 子女留守 建立和发展 遗孤 
日本遗孤二代的社会意识被引量:1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3年第3期106-118,8,12,13,共16页孔风兰 
日本遗孤(即“遗孤一代”)及其家属移民日本的遗孤二代总称为“中国归国者”。本文对49名日本遗孤二代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了其社会意识,并得出“公费移民”和“自费移民”以及不论年龄的差异,都有其共同的特征这一结论。其中,六成以上的...
关键词:日本遗孤 积极评价 急速发展 社会意识 深度访谈 日本政府 
日本遗孤子女的社会融入过程——以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赴日者为例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3年第3期119-131,8,13,共15页张龙龙 
论文基于对29名调查对象的深度访谈和多种原始资料,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赴日的日本遗孤子女20年来的社会融入过程。自90年代末起,日本经济状况愈发不景气,劳动力市场持续萎缩。在此时代背景下赴日的遗孤子女,由于年龄偏高,日语理...
关键词:日本遗孤 社会融入 调查对象 社会底层 非正式雇佣 恶性循环 深度访谈 理解能力 
蔡锷的遗孤如何教养成人
《各界》2023年第12期16-20,共5页王金华 
1916年11月8日,蔡锷在日本福冈医院病逝,留下孤孩五人。夫人刘侠贞所出:铸莲10岁,福莲8岁;如夫人潘蕙英所出:淑莲4岁,端生2岁,永宁不满周岁。蔡锷公而忘私,身后萧条,遗言“无一语及家事”,来不及考虑身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幸有梁启超...
关键词:蔡锷 熊希龄 日本福冈 谭延 公而忘私 教养 梁启超 身后萧条 
我的俩爸俩妈——一位新四军烈士遗孤的多舛命运
《大江南北》2023年第2期43-45,共3页吴玉明(口述) 黄文龙(整理) 
1948年3月,我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在一个名叫黄阿土的地下党员的陪同护送下,从无锡辗转来到如皋县黄市乡。从此,我的一生就与这方土地结下了难解之缘。
关键词:如皋县 阿土 新四军 
从“人性之光”到“和平之光”——电影《又见奈良》中日本战争遗孤的战后境遇与选择
《文艺争鸣》2022年第12期173-179,共7页蔺静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超越‘哀史’:战后日本的‘满洲’返迁文学研究”(项目编号:TJWW20-009)的阶段性成果。
一、无人知晓:“她的日本名字是什么?”由河濑直美、贾樟柯首度跨国监制,青年导演鹏飞编剧执导的电影《又见奈良》获得了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2020)最佳影片提名,并于2021年上半年在全国公映。影片讲述了八十高龄的中国老奶...
关键词:最佳影片 上海国际电影节 贾樟柯 日本奈良 青年导演 日本遗孤 陈丽华 人性之光 
遗孤子女在日本的社会融入与身份认同--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的分析被引量:3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2年第4期10-20,共11页张龙龙 王维 
论文基于对20名调查对象的深度访谈,运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赴日的日本遗孤子女40年来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过程。20世纪80年代前期,日本尚未建立起外国移民接纳体制,在支援政策缺失、强大的同化压力...
关键词:日本 遗孤子女 社会融入 身份认同 代际差异 生命历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