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古籍

作品数:149被引量:15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高建辉李仲良李全华王明贵陈善雄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民族大学毕节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彝文古籍《阿诗玛》与《格鲁审波妮》比较研究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30-42,共13页龙倮贵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彝文劝世类经籍的当代价值和转化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9XMZ024。
流传于滇东南石林县一带的彝文古籍《阿诗玛》和滇南红河流域的彝文古籍《格鲁审波妮》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和层次结构均有相似之处,甚至有的完全相同。通过对两部古籍的编译出版情况、主要内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结构层次等作详...
关键词:彝文古籍 《阿诗玛》 《格鲁审波妮》 影响力 比较 
毕节彝文古籍中种植技术对农业生产实践的启示浅析——以《估哲数·农事篇》为例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58-62,共5页文莉 
借古鉴今历来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法。研究彝文古籍中的种植技术,发挥借古鉴今作用,对当前毕节建设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市,特别是发展农业生产,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无疑是一条有益的途径。文章对彝文古籍《估哲数·农事篇》深入分析...
关键词:彝文古籍 种植技术 农业生产 价值 启示 
贵州彝文古籍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湛江文学》2024年第3期0123-0125,共3页禄桑 
贵州彝文古籍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做好贵州彝文古籍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保护意义和史学研究意义。基于此,文章概述了彝文古籍的定义、保护及发展的意义,分析了贵州彝文古籍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策略,以...
关键词:贵州 彝文古籍 保护现状 发展对策 
浅谈彝文古籍性质特点及修复技法
《云南图书馆》2023年第4期73-76,共4页郭静 
文章简述了彝文古籍的性质及特点,通过描述其修复技法,展现了彝文古籍从残缺不全到破茧成蝶的重现之路。
关键词:文古籍 性质特点 修复技法 
奢香博物馆 寻迹历史 讲述水西故事
《当代贵州》2023年第36期37-37,共1页杨锦焘 
一座博物馆,嵯峨雄浑,气象奇伟。一段水西历史,波澜壮阔,刻骨铭心。在毕节市大方县城北0.5公里处奢香陵园内的东南角,坐落着奢香博物馆。该博物馆总占地面积36865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楼台重叠,嵯峨雄浑,有着彝族传统建筑特色。...
关键词:社会传统文化 彝文古籍 综合馆 占地面积 奢香 博物馆 毕节市 大方县 
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公民导刊》2023年第8期76-76,共1页吉克阿优 
普格,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这里的自然风景被文人墨客书写了千百年,至今还未“截稿”。普格,也是一个神圣又阳光的秘境,这里的阿都文化被挖掘了数十载,至今从未“枯竭”。在普格,我们能触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小兴场文化...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指路经》 彝文古籍 普格 自然风景 南丝绸之路 繁荣昌盛 
新时代民族工作背景下禄劝县彝文古籍工作现状研究与前景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122-127,共6页龚梨花 王愈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小凉山彝文经籍文献语音资源库建设”(项目编号:19ZDA284)阶段性成果。
古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资源。禄劝县作为巨大的彝族文献宝库,珍藏着全球90%的彝文古籍。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禄劝民族古籍工作已进入到稳步推进发展的新阶段。在肯定禄劝民族古籍工作所取得成就的同时,要不...
关键词:民族古籍工作 禄劝 彝文古籍 前景分析 
彝文古籍《玛牧特依》中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2年第12期115-118,共4页尔古果果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20年度科研项目“《玛牧特依》德育思想融入彝族地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路径选择研究”(YZWH2114)阶段性成果。
《玛牧特依》是广泛流传于大小凉山彝族地区著名的传统伦理道德经卷,其所蕴含的尊老爱幼、勤俭节约、文明礼让、勤学善思等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极其吻合,也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契合。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关键词:《玛牧特依》 德育思想 现代价值 
彝文古籍传抄中文字的代用现象及其成因探析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31-36,共6页禄尧钦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彝文古籍记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2XMZ023。
文字的代用是彝文古籍中常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类似于汉字的通假字,主要体现在同音和形近字之间的互相替换代用上。在彝族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因为时代变迁、自然因素等诸多原因,导致了文字使用缺乏统一,文字代用也变得十分频繁,现存的彝...
关键词:彝文古籍 彝文文字 彝文文字的代用 
古籍修复档案在彝文古籍保护中的应用探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年第17期106-110,115,共6页钟楚宇 
古籍修复档案是应用于古籍修复过程记录的常规档案,旨在对修复古籍的基本信息、破损信息、修复方案、修复效果进行记录。通过对古籍修复档案的实际应用发现,在彝文古籍保护工作“普查—修复—翻译—研究—开发利用”的整个过程中,古籍...
关键词:古籍档案 修复档案 彝文古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