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者为中心

作品数:213被引量:43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郭秀婷陈岩宁志杰李维海王锐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外国语学院《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云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采编工作开展分析
《山海经》2020年第34期0022-0022,共1页何敏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发生了众多的变化。图书馆作为提供信息资源的重要机构,其采编工作也需要抓住创新因素,以读者为中心,结合读者的需求,编目、收集更多好的书籍,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结合以读者...
关键词:图书馆 以读者为中心 采编工作 
“改革开放40年《微型小说选刊》最具影响力微型小说”评选揭晓
《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2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微型小说这一文体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发展、壮大、成熟,并成为小说“四大家族”一分子的。《微型小说选刊》创刊于1984年10月,是国内首家专门刊载微型小说作品及相关评论的文学选刊。《微型小说...
关键词:《微型小说选刊》 改革开放 影响力 以读者为中心 评选 “三贴近” 四大家族 文学选刊 
从接受美学看《诗经》解读——以《毛诗序》《诗集传》为例
《文山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84-86,90,共4页张静 
《诗经》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四书五经"之一,因此受到不同时代的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诗经》的解读,其中尤以《毛诗序》《诗集传》影响最为深远。以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与文...
关键词:接受美学 《毛诗序》 《诗集传》 以读者为中心 文本的召唤结构 
理论中心论--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说起
《中国文学年鉴》2017年第1期171-181,共11页张江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后期,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以作者为中心”到“以文本为中心”再到“以读者为中心”三个重要阶段。在这三个历史阶段中,各个中心话题分别生成和衍化出诸多重要理论和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各有优长,彼此之间...
关键词:文学理论 20世纪80年代 中心论 以读者为中心 当代西方文论 西方文艺理论 19世纪末 后现代主义 
作家为谁代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作品创作机制研究
《山花(下半月)》2014年第2期161-162,共2页李帅 
新世纪文化作品创作机制受到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娱乐文化、商业文化、媒介文化的多重夹击,这使得文学生产方式发生位移,文学阵地由传统媒体转向了新媒体,文学批评标准由专业人士到普通大众,文学创作主体由作家到写手等;也使得文...
关键词:创作机制 文化作品 作家 文学生产方式 代言 人民 文学批评标准 以读者为中心 
以读者为中心:“杨译”风格的另一面——以杨译《宋明平话选》为例被引量:7
《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第3期188-197,共10页蒋骁华 姜苏 
"杨译"数量大,质量高,很有名。多年来,我国译界普遍认为其风格是"以原作为中心"的,即"杨译"不仅自然流畅,而且非常忠实于原文,特别是原文的文化特色。然而笔者在通读了"杨译"后发现,"杨译"风格还有另一面,即"以读者为中心",尽量照顾译...
关键词:“杨译” 风格 以读者为中心 
俳句——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被引量:1
《日语知识》2005年第10期38-39,共2页陈岩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其本质特征是审美.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感情、感受、主观意图.作为语言艺术中最精粹结晶的诗歌更是如此,诗人往往把他的感情、感受寄寓于凝练的语言之中.
关键词:文学作品 读者 俳句 语言艺术 主观意图 感情 感受 诗歌 诗人 
试论接受美学在读者地位与功能上对传统文论的突破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96-100,共5页来炬 
诞生于本世纪六十年代的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文学理论,对它之前的西方文论各流派的观点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拨,实现了文学研究中心的一次全面转移——由过去以作者为中心或以作品为中心,转到了以读者为中心,阐发了许多颇见新意的论点,...
关键词:接受美学 传统文论 读者地位 功能 以读者为中心 文学研究 六十年代 文学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