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写神

作品数:920被引量:50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倪美玲宋述林谭阜实顾玉红邓益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安徽师范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应物象形”语义下的中国传统绘画
《书画世界》2024年第2期67-68,共2页朱文俊 
“应物象形”出自南齐谢赫的“六法”,其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创作的普适性规律与准则。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绘画创作的理论起点与核心,“应物象形”聚焦于绘画主客体的交融及画面内容的构建,更反映了画家...
关键词:“应物象形” 似与真 以形写神 联系 
浅说中国画之“以形写神”
《休闲》2020年第9期0076-0076,共1页刘园园 
摘? 要 :?在中国画论中,“以形写神”这一基本原则的绘画发展理论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同时又为绘画创作能力以及企业塑造艺术文化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画面中,最主要的目的“以形写神”,是为了生动表现更好地强调客...
关键词:顾恺之 以形写神 魏晋胜流画赞 画论 
中国传统美学“以形写神”与傅雷“神似论”的异曲同工之妙
《书画世界》2019年第7期87-87,共1页仰静 
本文主要探索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与傅雷"神似论"的差异性与共同性。"以形写神"是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理论的主流思想之一,"以形写神"中的"写"字在形与神之间搭起了桥梁,通过客观事物的外形描摹达到传神的境界,最后上升到精神的内涵。"神似...
关键词:以形写神 神似论 顾恺之 
是“以形写神”,还是“以行写神”——统编本教材七年级下册“写出人物的精神”指瑕
《语文建设》2018年第8期67-69,共3页吴怀志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编排体例上与老教材相比,有不少变化,写作模块是其中变化较大的一部分。老教材对写作模块也分单元、辟专题,但只给写作任务,只出作文话题,不作写作理论介绍;新教材则一改老法,不再将写作理论知识视为教师教学的...
关键词:老教材 七年级下册 以形写神 指瑕 精神 人物 写作任务 写作理论 
传神达意——工笔人物画之思考
《美术界》2014年第7期66-66,共1页李影影 
从中国绘画史来看,中国传统绘画中工笔人物画历史发展长远,并且创下了辉煌的成绩,它的艺术内容通过极富创造力的、民族的审美观念来体现。通过“以形写神”、“意在笔先”,论证工笔人物画之传神达意,以表现出工笔人物画在继承优秀...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 以形写神 意在笔先 
形与神的诠释——中西方传统绘画中人物画的语言形态比较被引量:4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年第2期63-64,共2页杨春 孙长玲 
池州学院引进研究生科研启动项目"形与神的诠释-中西方传统绘画中人物画的语言形态比较"(课题编号:2011RC004)
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画遵循“以形写神”画理,注重在形的基础上揭示客观事物的精神内涵,最终达到形神统一。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两者在语言形态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东晋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美学原则,这标志着中国传统绘...
关键词:中国传统人物画 语言形态 传统绘画 中西方 形与神 诠释 以形写神 精神内涵 
顾恺之“以形写神”观探析被引量:4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1期94-95,共2页宋玲玲 
"以形写神"美学命题是顾恺之首次提出的。顾恺之对这一命题的阐释主要是从创作实践、鉴赏品评等角度,对人物画论中形神关系的美学内涵进行分析,指出人物画论中的形与神的关系应该是形神并重,不可偏颇的。
关键词:顾恺之 以形写神 形似 神似 
试析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绘画美学观被引量:3
《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6期73-78,共6页李祥林 
现存顾恺之画论有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和《画云台山记》,均载《历代名画记》卷五。这三篇画论包含的美学思想颇丰富,迄今仍然很有借鉴价值。本文拟就顾恺之绘画美学的主体部分——形神观作一探讨。
关键词:以形写神 绘画美学 历代名画记 美学观 形神观 形神论 美学思想 绘画作品 云台山 写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