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争

作品数:957被引量:933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成国朱子彦罗昌繁胡可先吴增辉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史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都察院掌院都御史与晚明党争被引量:1
《史林》2024年第3期110-121,218,219,共14页陈旭 
都察院掌院都御史司风宪要职,其身份角色、职能行使与晚明党争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晚明不同时期党局的变迁,掌院都御史的仕途进退、地缘性及其在党争中的角色都发生重大变化。首先,党争及朝局变动对掌院都御史的上任和政治境遇产生深刻...
关键词:晚明 掌院都御史 党争 
18世纪前半朝鲜王朝的党争格局与“北学中国”由绪被引量:1
《史林》2022年第1期198-207,222,共11页申佳霖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19世纪朝鲜王朝的中国观察与自我区域角色定位研究”(项目批准号:20CSS016)阶段性成果
18世纪前半朝鲜王朝党争激烈,党派出身对知识人的思想取向影响极大。针对当时学风虚妄、民生贫困等迫切问题,各派别知识人给出了不同答案。其中,南人风气自由,在"崇古"传统中推出了"后出者工"的知识进化说。少论言辞明快,以"一一取法"...
关键词:朝鲜王朝 四色党争 北学由绪 华夷之辨 
勋臣与晚明政局被引量:2
《史林》2015年第4期73-89,220,共17页秦博 
明代自永乐朝开始从制度上限制勋臣参政,但仍保持他们世袭的尊隆地位。此后勋贵群体出现位高权低、迅速腐化蜕变的趋势。嘉靖皇帝优恤勋贵的做法激发了部分勋臣的参政欲望,万历朝诚意伯刘荩臣即是通过介入党争、为难东林官员而捞取政治...
关键词:明代勋臣 诚意伯家族 明季党争 铨选制度 弘光政局 
吴湘案的“物议”、复推及其影响被引量:3
《史林》2011年第6期38-44,186,共7页陈磊 
本文利用笔记、文集和墓志材料,将重点放在探讨吴湘案发生以后的舆论反应、如何理解党争和其时的朝局运作、牛李两党成员的分界、事件在晚唐以后的演变以及宋人如何看待这一案件及其间人物等方面。
关键词:吴湘案 物议 党争 
天变与党争: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灾下的明末政治被引量:2
《史林》2009年第2期115-123,共9页刘志刚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京师王恭厂大灾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损伤与混乱。魏忠贤对东林党残酷迫害的特殊时期赋予了这次灾变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它增添了东林党抗争的道德色彩,凸显了魏忠贤的残暴和无道,诱发了阉党的分裂。然而,这非但无损...
关键词:王恭厂大灾 阉党 东林党 
弥“盗”、党争与北宋虔州盐政被引量:5
《史林》2006年第2期21-29,共9页黄国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号:04BZS014)的资助
北宋时期,官盐价贵,民间遂多盐盗。官府为了弥盗,一方面设置州军、收缴兵械,加强督责,另一方面则企图从根本上改变虔州盐法,特别是改变虔州的盐区归属,蹇氏搬运广盐入虔州的举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市场以及民间习俗之需要。然而,神宗去...
关键词:北宋时期 盐盗 盐政 党争 历史发展 监督职责 
牛李党争和李商隐的《无题》诗被引量:1
《史林》1995年第4期20-26,共7页刘修明 
牛李党争和李商隐的《无题》诗刘修明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特异光彩的,是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这些诗构思细致,色彩艳丽,富于浪漫主义,但是扑朔迷离,难以理解。历来的笺注家对这些诗作了数不清的考证、注释,也没能廓清它...
关键词:李商隐 牛李党争 《无题》诗 李德裕 政治理想 唐王朝 中小地主 李宗闵 古代知识分子 牛僧孺 
唐代的贬官制度被引量:13
《史林》1990年第2期9-14,6,共7页丁之方 
贬官,又称贬降、贬谪、左降、左迁等,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对官吏的行政处罚。与普通的降职(级)相比,贬官处罚的独特之处在于除了降职之外,还必须迁任外地官职,京官贬为地方官,地方官则贬至更边远的地区。贬官处罚虽然有很悠久的历史,...
关键词:我国古代 唐会要 武则天 御史台 中书令 官职 州县 旧唐书 左降官 牛李党争 
“牛李两党以科第分说”质疑
《史林》1989年第4期15-21,共7页刘运承 
关于牛李党争,近世硕儒沈曾植先生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唐时牛李两党以科第分,牛党重科第,李党重门第。”此论影响颇大,后世中外治唐史者多承其说,总是把牛李党争与进士科纠缠在一起,并依之推演出褒牛贬李的种种结论,使本来就很复杂的...
关键词:进士科 牛李党争 进士出身 进士及第 选官制度 牛僧孺 政治集团 李德裕 门荫 领袖 
李德裕反宦官专权刍议被引量:1
《史林》1988年第3期15-22,48,共9页刘运承 
关于牛李党争,对唐史研究作出过杰出贡献的陈寅恪先生,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牛李党人都“甘心作阉寺的附属品”,牛李两党“乃内廷阉寺党派之应声虫”。此说颇可商榷。说牛党领袖牛僧孺、李宗闵,投靠、依附宦官势力,要而不诬;说李党领袖...
关键词:宦官专权 资治通鉴 牛僧孺 李宗闵 牛李党争 唐史研究 李德裕 旧唐书 陈寅恪 节度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