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梅花

作品数:13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长篇小说含混东亚文学生态批评生态思想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鄱阳湖学刊》《人与生物圈》《中国比较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漳州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追问深层生态学被引量:10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7,共7页王诺 唐梅花 
学界普遍认为由奈斯开创,经德韦尔、塞欣斯和福克斯发展壮大的深层生态学是生态哲学、生态运动从浅层走向深层的一个转折。但是经过认真分析,可知"深层生态学"从概念到内涵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含混,彰显着自身的不足与矛盾。首先,用描述...
关键词:深层生态学 生态中心主义 自我实现 矛盾 
走向比较生态文学和比较生态批评——评索恩伯的《生态含混》被引量:2
《中国比较文学》2013年第4期148-150,共3页唐梅花 
卡伦·劳拉·索恩伯(KarenLauraThornber)是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的教授,其早期研究方向是战后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东以及非洲之间的文化流动。2009年,索恩伯的首部比较文学著作《运动中的文本帝国:日本文学在中国、韩国以及台湾...
关键词:生态批评 生态文学 含混 比较文学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大学出版社 东亚文学 日本文学 
处所意识与星球意识被引量:4
《鄱阳湖学刊》2013年第5期119-126,共8页海塞文 唐梅花 
在对全球环境的想象中,美国的生态批评家强调在现代社会中肯定已经被破坏了的、作为个人和团体身份基点以及与自然的连接点的地方处所感。事实上,世界上并没有原始的荒原,更没有不被全球联系影响的本土地理。因此,在全球联系日益增加的...
关键词:处所意识 星球意识 全球环境想象 
生态含混与含混的生态书写被引量:1
《鄱阳湖学刊》2013年第4期112-128,共17页索恩伯文 唐梅花 
生态含混指的是人类与环境复杂、矛盾的相互作用的含混和难以确定,也指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对待自然的态度、行为与结果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世界各国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很多都体现了这种生态含混,而东亚文学的生态书写更以生态含...
关键词:生态含混 生态系统 东亚文学 
汗马简史
《人与生物圈》2013年第1期104-109,共6页唐梅花 王亚鹏 汗马保护区(图) 
1960年,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到大兴安岭后断言:“假如呼伦贝尔草原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闹市,那么大兴安岭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幽静的后院。”当人们刚闯入大兴安岭林区时,这片土地是“棒打狍子,瓢舀鱼”。
关键词:简史 呼伦贝尔草原 大兴安岭 中国历史 历史学家 狍子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现代广告语研究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10-112,共3页唐梅花 
20世纪90年代至今,广告语多是迎合了现代人自我膨胀的欲望,在生态危机如此严峻的今天,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考量现代广告语的舆论导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手机、服装和轿车的广告语为例,分别从发展至上批判、消费文化批判和欲望动力批...
关键词:生态批评 现代广告语 生态责任 
卡夫卡作品追寻母题的形成原因
《巢湖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69-73,共5页唐梅花 
漳州师范学院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J1003)
卡夫卡作品中大都深藏着一个追寻母题,但是,不同于传统的追寻小说,在卡夫卡笔下,"追寻"意味着注定达不到目的、却又不能放弃的执着。而这与他自身的追寻意识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从时代、民族、家庭、个体等角度论述卡夫卡追寻意...
关键词:卡夫卡 作品 追寻母题 形成原因 
中英译本《创世记》的生态思想之比较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81-85,共5页唐梅花 
漳州师范学院科学研究资助项目(编号:SJ1003)
自生态思潮在西方出现后,《圣经》中的反生态思想就一直是被批判的对象。笔者在比较了中英译本之后,发现《圣经》在进入中国后,反生态思想被大大淡化了。本文通过对中英译本《创世记》的解读,比较其中隐含的生态思想的不同:英译本是从...
关键词:《圣经》 《创世记》 中英译本 生态思想 
反复在《诗经》中的运用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8-10,共3页唐梅花 
反复作为《诗经》的主要特色之一,它的独到之处不容忽视。本文在归纳分析反复在《诗经》中的三种主要运用类型:字词反复法、语句反复法和篇章反复法的基础上,从诗歌的起源学研究印证了反复在早期诗歌中大量运用的必然性。可以说《诗经...
关键词:反复 《诗经》 运用 
永远失衡的两极——论卡夫卡长篇小说中的象征性生存空间
《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9X期106-107,共2页唐梅花 
漳州师范学院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S07005)
很多研究者认为,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的作品是对父权的反抗、是对孤独的逃避。但是,除了因为父性力量的过于强大,母性力量的极度弱化也是造成K.们抗争失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女性拯救一直是西方文学传统中一个不变的主题,但...
关键词:失衡 两极 卡夫卡 长篇小说 象征性生存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