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范

作品数:19被引量:4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丁若镛实学东北亚理气可持续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哲学史》《东疆学刊》《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孔子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朝鲜劳动党第七次党代会的召开与中国的对策被引量:3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5-11,共7页方浩范 
时隔36年以后,朝鲜劳动党即将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本次大会的召开除了将彰显朝鲜劳动党七十年所取得的成果以外,还将进一步确立以金正恩为首的朝鲜劳动党的领导地位,并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诸领域的政策上将可能进行很大的调...
关键词:朝鲜 中国 劳动党 党代会 金正恩 
浅谈马克思主义朝鲜化发展轨迹被引量:1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28-33,共6页方浩范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是一个理论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真理,必须根据自己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时代,与具体条件结合起来。纵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他们选择的是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朝鲜 主体思想 先军思想 
茶山丁若镛经学哲学思想
《周易研究》2014年第5期76-83,共8页方浩范 
丁若镛是韩国实学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具有"反朱子学"、"脱性理学"的特性,主张恢复以孔孟为中心的原始儒学思想。他大胆地批判统治朝鲜朝社会的性理学,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的思想和方案。他的哲学思想包括经学和经世学,其中"仁学"、...
关键词:茶山 仁学 神形妙合 性嗜好 天理人欲 
解读现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模式被引量:1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34-138,共5页刘赫鑫 方浩范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拥有代表自身特色和价值取向的文化模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的创造、积累和发展等生活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然而,现代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模式在全球化背景...
关键词:少数民族 主流文化 文化模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贡献被引量:7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66-71,共6页方浩范 
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经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发展和创新。从毛泽东的"人口与自然的协调"思想到邓小平的"经济增长与环境平衡"的理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人口与自然的协调 经济增长与环境平衡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一枝独秀”与“百花齐放”——宋明理学东渐朝鲜和日本的不同呈现被引量:1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8-12,共5页李海涛 方浩范 
宋明理学向东传入朝鲜和日本,在朝鲜呈现朱子学的"一枝独秀",而在日本却呈现朱子学、古学、阳明学、折衷学的"百花齐放"。究其原因在于两国的社会现实不同,朝鲜是高度集权的大一统体制社会,而日本则是分权的幕藩体制社会。
关键词:宋明理学 朝鲜 日本 朱子学 
张显光的“理气经纬”思想:韩国性理学的另一种诠释
《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4期113-117,共5页方浩范 
朱子学(性理学)对理气的理解和对理气关系的不同诠释,标志着中国哲学本体论的观点,更是标志着韩国性理学不同的发展方向。朱子学从高丽末期开始陆续传入韩国以后,经过李退溪、李栗谷等韩国哲学家们的长期论辩,使得中国的朱子学发展成为...
关键词:张显光 理气“经纬”性理学 
东亚文化史上的儒释道及其未来性思考——“儒释道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会议综述被引量:2
《孔子研究》2009年第6期122-126,共5页方浩范 李海涛 
关键词:国际学术会议 东亚文化 儒释道 未来性 文化史 综述 延边大学 中国台湾 
东北亚文化共同体动因及其政治阻碍——中韩日对待“文化共同体”的态度被引量:6
《东疆学刊》2009年第2期1-6,共6页方浩范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儒家思想在构建和谐的东北亚‘文化环境’中的角色定位"部分研究成果;项目审批号:06XZX008
文化共同体概念是相对于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而言的,从其内涵来说只有狭隘文化范畴的意义,但从外延来看包含了各种文化现象。历史的和传统的观点来看,以中韩日三国为主的东北亚应该说是同属于一个"文化圈"。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关键词:东北亚 文化共同体 中韩日 
先秦儒学思想价值观探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20-25,共6页方浩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XZX008)
先秦社会是我国封建社会非常重要的阶段,尽管由于"民不聊生"、"礼崩乐坏"而处于大变革时期,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是思想和文化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并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
关键词:先秦 儒学思想 价值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