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

作品数:21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张恨水小说新写实小说史料《夜深沉》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皖西学院学报》《重庆社会科学》《池州学院学报》《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看”电影:论张恨水1920年代的影评
《池州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0-14,共5页杨惠 方维保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BZW148)。
1924—1930年间,张恨水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世界日报》副刊《明珠》,在此期间写作了大量影评。这些影评包括中外电影评介、中外电影明星介绍、以及从电影生产的各个方面对中国电影环境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析。张恨水影评与...
关键词:张恨水 电影 影评 小说 互文 
张恨水抗战小说《桃花港》史料的新发掘被引量:1
《新文学史料》2019年第1期180-185,共6页杨惠 谢家顺 
2015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金项目:1931-1945抗战题材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359
张恨水先生一生创作过各类作品三千多万字,其中小说共162部。①在这162部小说中,部分作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原出版物缺失,使得小说原貌或具体发表情况仍有待进一步查考。写作并发表于抗战期间的长篇小说《桃花港》,即属于这类情形。
关键词:抗战小说 张恨水 桃花 发掘 史料 发表情况 长篇小说 抗战期间 
1935年张恨水主编上海《立报·花果山》原因探微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34-39,共6页杨惠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5A359)
张恨水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大师,也是一位著名报人。1935年,成舍我先生在上海创办《立报》,延请张恨水作为副刊《花果山》的主编。从成舍我创立《立报》的宗旨、成舍我张恨水多年合作历史、上海读者的阅读需求、张恨水与上海报...
关键词:张恨水 编辑 上海《立报》 副刊《花果山》 
家风无言 浸润孩子的一生
《中华家教》2018年第11期44-45,共2页杨惠 
能够形成格言警句并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并非家家都有,然而普通人家并不因此而缺乏自己的家风,虽不必形成文字让子弟每日诵读,却深深渗透在长辈对子女的日常教育中,并在代际传承中有所继承有所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 教育方法 孩子 父母 
作家传记中的史料问题——以张子静、季季著《我的姊姊张爱玲》附录“年表”为例被引量:1
《华文文学》2015年第1期88-94,共7页杨惠 谢昭新 
安徽省2012年度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张恨水抗战作品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关系研究";编号:SK2012B212
"年表"作为作家传记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必须做到真实准确。然而在张爱玲传记之一《我的姊姊张爱玲》一书中,"张爱玲生平·作品年表"却出现多处错误和遗漏。这一现象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文献史料问题上的不严谨,从学科...
关键词:张爱玲 年表 史料 真实 准确 
论张爱玲散文中的张恨水现象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6-20,28,共6页杨惠 
安徽省2012年度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张恨水抗战作品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关系研究"(SK2012B212)
在张爱玲散文中,经常出现有关张恨水的文字,这些文字根据不同内容以三种不同形式出现。通过对这一现象及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张爱玲与众不同的文学观以及张恨水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上的影响。
关键词:张爱玲 散文 张恨水 小说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诞生和毁灭——《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的心理学分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69-74,共6页杨惠 
安徽省2012年度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张恨水抗战作品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关系研究"(SK2012B212);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培育基金资助项目"1931-1945年间中国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2011xmpy001)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祥子由于经历了被乱兵抢掠的严重创伤性事件,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之后,祥子一次又一次遭受打击,形成了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最终导致祥子成为深度抑郁症患者。
关键词:祥子 抑郁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 “习得性无助” 
《东藏记》贬损了商人吗?——关于《论〈东藏记〉的误区》的误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33-39,共7页杨惠 方维保 
安徽省2012年度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张恨水抗战作品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关系研究"(编号:SK2012B212);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培育基金资助项目"1931-1945年间中国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编号:2011xmpy001)
《论〈东藏记〉的误区》一文认为《东藏记》存在明显的崇儒抑商的思想缺陷,但从小说文本的事实来说并非如此,《东藏记》中人物的被褒或被贬,与其是否经商没有必然联系,而是根据人物性格、心理的发展趋势和作家情感的现实需要来设置的。
关键词:《东藏记》 贬低 商人 个人主义 
人性的证明——论张恨水小说《夜深沉》电视剧改编的思想深度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年第4期32-36,共5页杨惠 
安徽师范大学省A类重点学科研究成果之一
电视剧《夜深沉》改编自张恨水同名长篇小说,在保留原著基本的情节、人物之外,电视剧扩展了小说所简略和空白的部分,不但加强了张恨水小说的社会批判精神,而且继承了原著对普通人人性善恶的理解和评判。
关键词:《夜深沉》 张恨水 改编 人性 
“十七年文学”红色经典的教学问题——小说《青春之歌》教学调研引发的思考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81-184,共4页杨惠 
《青春之歌》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十七年"时期的著名小说,多年来一直是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必选篇目。通过对该课程的相关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红色经典"的阅读态度和审美体验,同时探讨"十七年文学"的教学改革和努...
关键词:《青春之歌》 问卷调查 十七年文学 红色经典 教学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