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介明

作品数:11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急性脑梗死VCAM-1OX-LDL普伐他汀TGF-Β1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诊断学理论与实践》《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3例——阵发性枕后部头痛被引量:1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年第10期712-714,共3页王刚 胡锦清 傅毅 沈介明 陈生弟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9岁。因“阵发性枕后部头痛1个月,加重8d”于2006年8月18日入院。患者于2006年7月无明确诱因出现枕后部阵发性胀痛,夜间明显,每天数次,无明显缓解期;伴下腹胀痛,上下楼梯时自感四肢乏力,大便次数减少,约5d...
关键词:阵发性 头痛 四肢活动障碍 下腹胀痛 记忆力减退 四肢乏力 上下楼梯 大便次数 
普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郭正良 傅毅 辛晓瑜 曾丽莉 沈介明 刘建荣 陈生弟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科研项目基金(03DZ19702)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4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56例)和阿司匹林治疗...
关键词:普伐他汀 脑梗死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TGF-β1和VCAM-1的检测被引量: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第11期1274-1276,共3页郭正良 傅毅 辛晓瑜 曾丽莉 沈介明 刘建荣 陈生弟 
上海市科委基金(03DZ19702)资助项目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间黏附分子-1(VCAM-1)的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并根据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间黏附分子 转化生长因子 
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年第4期354-357,共4页郭正良 傅毅 辛晓瑜 曾丽莉 沈介明 刘建荣 陈生弟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科研项目基金(03DZ19702)资助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1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57例)和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组(58例),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关键词:普伐他汀 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死 
CT血管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测量脑梗死患者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比较被引量:7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3期173-175,188,共4页沈介明 胡锦清 张仲伟 乙芳 凌华威 汤荟冬 王瑛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本研究比较CT血管造影(CTA)和颈动脉超声(US)检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情况。方法:对34例急性颈内动脉支配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在发病后2周内作CTA和US检查,并对其中的3例...
关键词:脑梗死 颅外颈动脉狭窄 CT血管造影 颈动脉超声 粥样硬化斑块 数字减影动脉造影 
成功抢救一例危重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的临床体会
《上海医学》2003年第3期216-217,共2页杨蓓琳 沈介明 
关键词:诊断 治疗 抢救 危重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 临床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曾丽莉 刘振国 刘建荣 沈介明 陈生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患者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 2 8例ICVD患者、4 5例脑卒中易患者以及 33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中P选择素含量进行测定 ,观察其在动脉硬化期 ,ICVD不同阶段...
关键词:P选择素 动脉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 肠溶阿司匹林 细胞粘附分子 临床意义 
脑血栓患者活化蛋白C抵抗及Fg、AT-和PC的变化被引量:5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年第2期83-84,共2页李莉 熊立凡 沈介明 倪培华 胡大荫 王鸿利 
本文对脑血栓患者 6 0例和健康人 30名研究其血中活化蛋白 C抵抗 (APCR)、纤维蛋白原 (Fg)、抗凝血酶 (AT- )和蛋白 C(PC)的变化。结果表明 ,患者 Fg含量、AT- 活性和 PC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而其 APCR发生率为 8.3%也高于对照组 ,表...
关键词:脑血栓 活化蛋白C抵抗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Ⅱ 
脑血栓形成患者APCR现象观察及ATⅢ、PC水平的变化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0年第2期72-73,共2页熊立凡 胡晓波 沈介明 李莉 倪培华 胡大萌 王鸿利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 APCR现象 ATⅢ PC 
脑血栓患者抗活化的蛋白C及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初步研究被引量:4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年第12期663-663,共1页熊立凡 胡晓波 沈介明 李莉 倪培华 胡大萌 王鸿利 
关键词:脑血栓 蛋白C 凝血因子 突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