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福海

作品数:13被引量:1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糯玉米甜玉米速冻鲜食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玉米科学》《山西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甜玉米速冻加工技术研究被引量:5
《玉米科学》1998年第4期73-76,共4页陈永欣 翟广谦 田福海 
1994~1996年我们进行了甜玉米速冻加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甜玉米速冻加工保鲜期达6~8个月的关键技术是:鲜穗适采期为授粉后24~27d;漂烫比蒸煮效果好,时间为18min,冷点温度≥90℃;速冻温度为-38~-...
关键词:甜玉米 速冻 加工技术 
甜、糯玉米适采期的确定及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被引量:5
《玉米科学》1998年第S1期38-41,共4页陈永欣 翟广谦 田福海 徐惠民 
通过对6个甜、糯玉米灌浆期子粒含水率、含糖量、呼吸强度、风味食味的测定,探讨鲜食甜、糯玉米的适采期和采后保鲜技术。结果表明:普甜、加强甜玉米适采期为授粉后24~27d,糯玉米为23~25d;收获后贮存期间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和贮存温...
关键词:甜玉米 糯玉米 采收期 含糖量 保鲜技术 
玉米田间整齐度、单株生产力和群体产量的相关分析被引量:30
《玉米科学》1998年第2期52-55,共4页翟广谦 陈永欣 田福海 
通过 8 112×关 17 1、晋单 2 7两个玉米品种六种密度试验的各生育期株高及成株期穗部性状调查 ,用量化指标对玉米田间整齐度、单株生产力和群体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玉米田间整齐度在玉米生育进程中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
关键词:玉米 田间整齐度 单株生产力 群体产量 
玉米株高整齐度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山西农业科学》1998年第3期33-35,共3页翟广谦 陈永欣 田福海 徐惠民 
对不同密度下的玉米株高整齐度与德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玉米株高整齐度随密度的提高而降低,株高整齐度与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单穗重和穗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秀尖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程度:行粒数>秃尖>穗长>单穗重>穗...
关键词:玉米 密度 株高整齐度 穗部性状 相关系数 
糯玉米速冻加工技术研究被引量:26
《山西农业科学》1998年第1期76-79,共4页翟广谦 陈永欣 田福海 
1994-1996年对糯玉米速冻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糯玉米速冻加工保鲜期达6-8个月的关键技术是,鲜穗适采期为授粉后23-25天;漂烫比汽蒸效果好,时间为24分钟,冷点温度≥90℃;速冻温度为-45~-38℃,贮藏温度为-18℃。
关键词:糯玉米 速冻 加工技术 玉米 鲜食 
速冻保鲜甜、糯玉米营养品质分析被引量:38
《山西农业科学》1997年第3期49-51,共3页翟广谦 陈永欣 田福海 
对甜、糯玉米生鲜果穗、煮熟果穗、速冻3个月果穗和速冻6个月果穗进行感官评定和主要营养品质成分测定,探讨速冻保鲜处理对甜、糯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冻保鲜处理后的甜、糯玉米感官品质符合消费者要求,含糖量和主要氨基酸含...
关键词:甜玉米 糯玉米 保鲜 营养成分 速冻 
鲜食甜糯玉米栽培技术被引量:3
《山西农业》1997年第1期11-13,共3页翟广谦 陈永欣 田福海 
从调节食品结构的角度出发,鲜食甜、糯玉米是既可青果穗直接食用,又可加工后(保持原有风味)周年供应市场,倍受人们青睐。近年来含有甜、糯基因的玉米因其乳熟期的子粒含蛋白质、脂肪、赖氨酸。
关键词:玉米 品种 鲜食 甜糯 玉米 栽培 
甜、糯玉米鲜食期品质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被引量:57
《山西农业科学》1997年第1期24-27,共4页翟广谦 陈永欣 田福海 
通过对2个普甜玉米、2个加强甜玉米、2个糯玉米灌浆期子粒含水率、含糖量、呼吸强度、风味食味的测定,探讨鲜食甜、糯玉米的适采期和采后保鲜技术。结果表明:普甜、加强甜玉米适采期为授粉后24~27天,糯玉米为授粉后23~25天。收获后...
关键词:甜玉米 糯玉米 含糖量 保鲜技术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遗传研究被引量:1
《山西农业科学》1995年第4期42-46,共5页田福海 陈永欣 
通过抗性及感性稳定的10个自交系完全双列杂交对腐霉菌(pythiumsp)引起的茎腐病的抗性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F1的抗病性与亲本抗病性密切相关,且多偏向于感病亲本。正反交差异不...
关键词:玉米 茎腐病 腐霉菌 抗性遗传 抗病育种 
膨大素对块根(茎)类作物的增产效应被引量:5
《山西农业科学》1992年第1期29-29,共1页杨亚凡 翟广谦 田福海 陈永欣 
膨大素是一种效益高,成本低,无残毒的新型生长调节剂,应用后不仅增加块根(茎)产量,而且提高切干率(每公斤鲜薯的烘干重)及淀粉和糖分的含量。我们经过1988年和1989年两年试验证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是生产上值得推广的一项新技术。1 试...
关键词:膨大素 生长调节剂 块根类 增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