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

作品数:28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音乐中国民歌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非遗传承研究》《中国统一战线》《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音乐 文化 传统
《新华月报》2024年第20期86-90,共5页田青(演讲) 
音乐,人类伟大的发明谁发明的音乐?我认为,音乐是文明的开始,它不是某一个人发明的。那么什么是文明?当代学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种事物出现的时候才能叫作文明:一是文字的出现;二是金属器和冶炼的出现;三是聚落和城市的出现。我们常说,...
关键词:金属器 当代学者 音乐 文化 中华文明 发明 
集前人足印,铺后人之路--沉痛悼念杨久盛先生
《非遗传承研究》2024年第3期12-13,共2页田青 
辽宁鼓乐是2006年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老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虽然时任“音乐类”评审专家组的组长,详细阅看了项目申报书和影像资料,也曾多次实地考察、多有闻见,但对传统深厚、传承有自、曲目丰富、技...
关键词:项目申报 内行看门道 影像资料 技艺精湛 工尺谱 评审专家组 非遗名录 
大才大智仁者寿——缪天瑞先生纪念文集序被引量:1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5-8,共4页田青 
此文原为作者为即将出版的《缪天瑞纪念文集》所写序言,蒙作者首肯,先发于本刊,以纪念我院首任院长缪天瑞先生。
关键词:缪天瑞 纪念文集 仁者寿 作者 
从古乐到新声 聆听中国人的音乐被引量:1
《中国民族》2023年第3期54-59,共6页田青 
假如只让我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音乐的话,那就是“和”。这个“和”字,不但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最高体现之一,也是中国人和中国音乐的终极追求。公元前522年,一个叫晏子的政治家就是以音乐为例,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和”:“和”的本质...
关键词:终极追求 中华文化 音乐 
田青:中国传统音乐如何体现“和而不同”?被引量:1
《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16期33-35,共3页崔相光 田青 
中国音乐之独特,在于其蕴含着一种人文精神。中国传统音乐之美,在于其能触及心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精粹。知名音乐学者田青早年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后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推广。近日,田青接受中新社“东西...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 音乐学者 多元一统 田青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人文精神 和而不同 
大运河与中国民歌
《新华文摘》2022年第13期113-115,共3页田青 
南北文化融合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多元一统的格局。多元,指的是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如不同民族的文化样式、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态等;一统,指的是虽然我国各地文化丰富多彩,各有不同,各美其美,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内核和审...
关键词:中国民歌 大运河 多元一统 文化样式 精神内核 南北文化融合 各美其美 审美标准 
扎根沃土 心系民间
《艺术评论》2022年第6期15-16,共2页田青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了一系列文艺政策,阐明革命文艺为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以来,我院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扎根沃土,深入民间,挖掘、搜集、整理了大量来自人民、来自土地的民族...
关键词:中国艺术研究院 延安文艺座谈会 文献馆 民族民间艺术 文艺政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录音档案 中国传统音乐 
大运河与中国民歌被引量:1
《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8期25-28,共4页田青 
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辈们留下的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它既是一条城市兴起之路,也是经济发展之路,更是文化交流和交融之路。随着运河...
关键词:中国民歌 文化交流 文化格局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 中国传统文化 演讲内容 运河沿岸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未来被引量:2
《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22期26-30,共5页田青 
一个新兴的“老”概念在2001年的时候,我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一个足够的认识。中国现在是进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在最近十年,尤其是最近五六年,从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现状与未来 普通群众 物产 联合国 
两个5.18,两个一百年——纪念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47-49,共3页田青 
2021年是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同时,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苏州昆剧传习所建立一百周年。在这个特殊节点上,系统梳理昆曲传承发展的经验历程,能够更加充分地体会到在时代转型的进程中,昆曲是如何通...
关键词:昆曲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百年 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