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桦桦

作品数:26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咽喉肿痛降糖三黄片喉痹心室重构乳蛾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新中医》《江苏中医药》《环球中医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和”态健康观探讨昼精夜瞑被引量:2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10期4664-4666,共3页徐碧云 张晓轩 麦润汝 蔡庆豪 原嘉民 杨一帆 管桦桦 谭菲 杨志敏 
202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No.GZY-KJS-2020-071);2020年广州市民政科技基金(No.2020MZK28);广东省中医院临床研究专项(No.YN10101913);杨志敏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粤中医办函[2020]1号)。
文章基于《黄帝内经》的理论提出“和”态健康观和昼精夜瞑的内在关系。昼精夜瞑是“昼夜和”在睡眠中的具体体现。昼夜失和则表现为昼精夜不瞑、昼不精夜不瞑和昼不精夜瞑3种情况。各自病机上侧重点不同,昼精夜不瞑的病机在于阳不尽“...
关键词: 昼精夜瞑 《黄帝内经》 健康观 
杨志敏运用通法辨治不寐经验探析被引量:2
《浙江中医杂志》2023年第9期628-630,I0002,共4页黄诗雅 黄遂和 张晓轩 管桦桦 原嘉民 徐福平 杨志敏 
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药科研项目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经方治疗不寐的证治规律研究,编号:20212091;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杨志敏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编号:粤中医办函[2020]1号。
总结杨志敏教授以通法治疗不寐的经验,认为不寐以营卫不和为基本病机,而气机郁闭、营血痹阻、火热内盛、水饮停聚四种情况皆是导致卫不入营、营卫不和的重要原因,以通法调和营卫是治疗不寐的重要治法。气机郁闭者宜治以宣通理气,予柴胡...
关键词:通法 不寐 卫不入营 通调营卫 
运用运气理法并膏方辨治不寐医案2则被引量:1
《新中医》2021年第24期216-218,共3页张梦若 谭菲 张晓轩 原嘉民 徐福平 管桦桦 杨志敏 
杨志敏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粤中医办函[2020]1号);广东省中医院临床研究专项(1010专项)重点研发计划(DF00309);广东省中医院扶阳流派工作室项目(2013KT1517);广东省中医院颜德馨膏方工作室(中医二院[2014]89号-6)。
失眠是以不能获得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需要的睡眠长度及深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属中医不寐范畴。目前,现代医学治疗以睡眠认知行为治疗以及镇静催眠药为主,前者对于中重度失眠疗效欠佳,后者则容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及认知功...
关键词:五运六气 不寐 膏方 
杨志敏治疗阳虚质疲劳状态人群膏方用药规律挖掘研究被引量:4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年第11期1045-1048,共4页黄遂和 丘宇慧 陈瑶瑶 管桦桦 张晓轩 徐福平 原嘉民 
广东省中医院颜德馨膏方工作室[中医二院(2014)89号-6];广东省中医院扶阳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2013KT1517);广东省中医院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临床研究专项(YN2014LN03)
目的 分析和挖掘杨志敏教授治疗阳虚质疲劳状态人群的膏方用药规律。方法 整理2010年10月-2013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杨志敏教授门诊治疗阳虚质疲劳状态人群的膏方处方,使用SPSS 18.0软件对药物种类、频次进行分析,并采用Cleme...
关键词:膏剂(中药) 杨志敏 阳虚 疲劳 数据挖掘 
杨志敏对菟丝煎的理解与发挥被引量:2
《吉林中医药》2018年第8期960-962,共3页管桦桦 樊少仪 张晓轩 老膺荣 杨志敏 
广东省科技厅项目(2013B021800246);广东省中医院扶阳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2013KT1517);广东省中医院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临床研究专项(YN2014LN03);广东省中医院颜德馨膏方工作室(中医二院[2014]89号-6)
杨志敏教授倡"五脏六腑不和皆能令人不寐"之论,善于从阳虚、脾肾不足入手诊治慢性失眠。杨志敏教授认为,填精固肾,恢复肾主封藏的机能有益于部分慢性失眠患者康复。菟丝煎,由菟丝子、人参、山药、当归、酸枣仁、茯苓、炙甘草、远志,配...
关键词:杨志敏 菟丝煎 不寐 填精固肾 补益心脾 
基于古籍整理的巴豆治疗痰厥应用规律研究
《中医药导报》2017年第19期55-57,共3页张晓轩 赖冬梅 欧阳惠欣 管桦桦 杨志敏 老膺荣 
广东省财政厅专项粤财工[2013]173号;广东省中医院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临床研究专项(YN2014LN03);广东省中医院扶阳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2013KT1517);广东省中医院颜德馨膏方工作室(中医二院[2014]89号-6);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跟师中医学术流派学习活动(中医临二[2015]3号)
目的:探索巴豆治疗痰厥在古籍中的应用规律。方法:确定检索词及检索条件,通过《中华医典》(光盘版)获取相关古代文献,进行信息提取与半结构化处理后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算法对文献加以分类与归纳。结果:共获得巴豆治疗...
关键词:古籍整理 巴豆 痰厥 使用规律 
齐玉茹运用温通托透法治疗带状疱疹验案举隅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年第11期1037-1039,共3页袁晓梅 黄臻 管桦桦 颜芳 占志 陈荣 徐国峰 
广东省科技厅项目(20138021800246);广东省中医院扶阳流派工作室项目(2013KT1517);广东省中医院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临床研究专项(YN2014LN03)
带状疱疹是以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伴有不同程度疼痛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中医将该病称作“蛇串疮”“腰缠火丹”或“火带疮”等,认为急性期为火郁(肝经郁热)或湿郁(脾虚湿蕴);缓解期多为气滞血瘀。
关键词:带状疱疹 验案举隅 治疗 透法 温通 常见皮肤病 肝经郁热 气滞血瘀 
从“和”探讨中医治未病被引量:4
《广东医学》2017年第11期1632-1634,共3页张晓轩 管桦桦 杨志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11CB505404);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专项课题(编号:ZZ0908048-12);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编号:YK2013BIN03);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治未病研究专项(编号:YN2014WB06);广东省中医院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临床研究专项(编号:YN2014LN03);广东省中医院扶阳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2013KT1517);广东省中医院各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中医二院[2014]89号-6)
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和谐,“和”文化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态度、人文法则乃至医学理念。近年,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联合国医大师王琦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张登本教授等专家,通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关键词:广东省中医院 治未病 中医学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 中华文化 健康状态 中医药大学 973计划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辨治咽痛经验探析被引量:2
《环球中医药》2017年第6期724-725,共2页张晓轩 管桦桦 原嘉民 徐福平 老膺荣 杨志敏 柳长华 
广东省科技厅项目研究专项(粤财工[2013]173号);广东省中医院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临床研究专项(YN2014LN03);广东省中医院扶阳流派工作室
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共载有咽痛医案20例,其对咽痛治疗不拘于常规清热利咽法,辨证立法、制方选药多有创见和独到经验。然而因叶天士医案言简意赅,难以窥其经验全貌。本文对该书中的咽痛医案采用以方药归纳证候治则的方法,并结合叶...
关键词: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咽痛 
杨志敏运用经方以扶正托透法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被引量:3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6期30-32,共3页管桦桦 王琛 张晓轩 老膺荣 杨志敏 
广东省科技厅项目(2013B021800246);广东省中医院扶阳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2013KT1517);广东省中医院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临床研究专项(YN2014LN03);广东省中医院颜德馨膏方工作室[中医二院(2014)89号-6];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跟师中医学术流派学习活动[中医临二(2015)3号]
介绍杨志敏教授以因势利导、扶正托透为思路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认为罹患该病久治难愈者,多伏邪在里,据疹出特点及变化,先后使用当归四逆汤、桂枝加附子汤、葛根汤等经方治疗,疗效确切。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当归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葛根汤 临床经验 杨志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