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治民

作品数:15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族地区乡村扶贫精准传统村落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论坛》《中国民族》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武陵桃源 林海瑰宝 走进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南龙山油桐种植系统
《中国民族》2023年第3期108-112,共5页罗康隆 何治民 龙慧蕊 
“阳春三月桐花开,玉骨冰肌凝香雪。”“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流传千百年的古诗句,让桐花成为人们心中浪漫的代名词。繁花之下,漫山遍野的油桐树,也曾是山里人赖以生存的生计所在。每年农历三月,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
关键词:凝香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桐花 湖南龙山 桃源 龙山县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计体系转型研究——基于十八洞村的田野实践
《怀化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35-40,共6页何治民 
生计体系是各民族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磨合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知识技术、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文化事实体系。十八洞村的传统生计体系是当地苗族在独特的生态地理条件下孕育出的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系统,属于中国乡村社会的典型...
关键词:乡村振兴 生计体系 乡村社会 
乡村振兴战略下武陵山民族地区特色村落的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以龙山县洛塔乡楠竹村为例被引量:1
《中国集体经济》2022年第18期7-10,共4页江涛 何治民 
吉首大学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土家族特色村寨的实践困境及路径研究”(JDCX2021495);吉首大学2020年校级科研(人文社科类)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湘西土家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20SKX23)。
民族地区特色村落的建设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村落逐渐走向同质化,如何推动这些村落发挥其特色优势,促使其振兴,成为众多学者探讨的重要课题。文...
关键词: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特色村落 建设发展 
困境与出路:乡村振兴视角下湘西土家族传统村落保护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基于湘西龙山老洞村的实地调查被引量:5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88-94,共7页何治民 江涛 瞿州莲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8JD60);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A416);吉首大学2020年校级科研项目(20SKX22);吉首大学2020年校级科研项目(20SKX23);吉首大学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JDCX2021495);吉首大学2021年校级科研项目“文化生态视阈下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农耕文明重要的文化遗产.近年来,如何在保护传统村落“活态化”的基础上促其发展,成为国家与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的保...
关键词:乡村振兴 湘西土家族 传统村落 保护对策 
从“圈”到“链”:清水江流域木材流动中社会交往行为的演变
《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2年第1期87-94,共8页罗康隆 何治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16ZDA157)。
清代雍正时期朝廷实施了一系列“开辟苗疆”的措施,从而将清水江流域的木材流动纳入朝廷直接监控下的经济活动。这一政策引发了该区域社会交往行为的巨变——从以往以人步行一天往返为半径的“圆圈”内的交往,扩大到以聚落为起点,从山...
关键词:木材流动 交往圈 交往链 社会交往行为 
从“圈”到“链”:清水江流域木材流动中社会交往行为的演变被引量:5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9,共9页罗康隆 何治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16ZDA157)。
清代雍正时期朝廷实施了一系列“开辟苗疆”的措施,从而将清水江流域的木材流动纳入朝廷直接监控下的经济活动。这一政策引发了该区域社会交往行为的巨变——从以往以人步行一天往返为半径的“圆圈”内的交往,扩大到以聚落为起点,从山...
关键词:木材流动 交往圈 交往链 社会交往行为 
困境与突破:文化自信视域下湘西土家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基于龙山县洗车河镇耳洞村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9期301-303,共3页江涛 何治民 
吉首大学2020年校级科研(人文社科类)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湘西土家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洗车河镇耳洞村、老洞村为例”(20SKX23)。
村落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灵魂。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文化范畴;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及文化自决是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文化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通过对湘西土家族传统村落—耳洞村的调研,分析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巨大困境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文化自信 传统村落 保护发展 策略 
吐鲁番坎儿井技术体系本土起源说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77-87,共11页何治民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扶贫攻坚协同推进可行性研究(16C1333)
迄今涉及到吐鲁番坎儿井技术体系起源研究的论著虽多,但至今未能达成共识。代表性的结论大致有四:一是源于汉代井渠,二是传自中亚,三是林则徐所创,四是维吾尔族独创。综合查阅不同类型的成果,并辅以当代调查资料,从中不难发现,相关研究...
关键词:吐鲁番坎儿井 技术体系 本土起源 
相际经营: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践的新思路被引量:5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78-84,共7页何治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16ZDA157);湖南省教育厅科研一般项目"湘西地区传统生计与精准扶贫研究"(16C1331)的阶段性成果
结合中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现状,本土民族经济学理论"相际经营"原理,审视了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利弊得失,提出民族地区在制定和落实经济发展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等因素。对S村的实证调查发现,忽略民...
关键词:相际经营 民族地区 扶贫 
城镇化背景下的侗族传统建筑变迁及原因研究被引量:2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年第11期139-141,共3页何治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一般项目"湘西地区传统生计与精准扶贫研究"(项目编号:16C1331)
黔湘桂地区侗族传统建筑,是根植于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生活方式及地域文化而形成的。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侗族传统建筑的形制、内在结构、传统的仪轨及礼俗、功能等方面进行探究,并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及旅游业的...
关键词:传统建筑 实地调查 干栏建筑 木结构 城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