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灵侠

作品数:8被引量: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哈利·波特》哈利·波特个体化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文学家》《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宿州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哥特式小说的风格特征在《哈利·波特》中的诠释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126-127,共2页孙灵侠 
宿州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哈利.波特>与<西游记>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06ysk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哥特式小说始于十八世纪后期的英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特殊流派。尽管哥特式小说只是作为一种边缘文学被时常提及,然而其身影在文学延续发展的流程中一再地浮现并一直延续至今。诞生于世纪之交并风靡于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
关键词:哥特式小说 《哈利·波特》 诠释 
阴影原型与哈利·波特的成长被引量:2
《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7期16-16,19,共2页孙灵侠 
宿州学院院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6ysk26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近年来在全世界的读者群中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无数的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该系列作品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和阐释。本文拟以荣格的阴影原型理论为理论基础来解读哈利·波特成长的个体化过程。哈利·波特合理地...
关键词:哈利·波特 阴影原型 个体化 
赞美还是讽刺——《暴风雨》中的人文主义解读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113-115,共3页孙灵侠 
作为人文主义信仰者的莎士比亚,几乎在他的每一部剧作中都高举人文主义的伟大旗帜。但在他后期的传奇剧中,因为对社会现实的厌倦和失望,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则不可避免的幻灭了。《暴风雨》作为莎士比亚晚年传奇剧的代表作,体现的正是...
关键词:莎士比亚 《暴风雨》 人文主义 幻灭 
论《哈利·波特》与《西游记》的游戏精神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8-9,共2页刘忠 孙灵侠 
《哈利·波特》与《西游记》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产生的不同的经典,但我们仔细思考这两个作品,会发现它们之中有着一致的共性,那就是游戏精神。这两个作品都是成功的幻想小说,两部作品所体现出的是读者真实的内心需求,都走进了儿童...
关键词:《哈利·波特》《西游记》游戏精神 
论《哈利·波特》的哥特手法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67-69,共3页孙灵侠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一部神魔幻想小说。作者以为《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成功得力于哥特式手法的成功运用。虽然这不是一部哥特式小说,罗琳却巧妙地借助哥特手法来服务于她的创作。从《哈利·波特》的哥特式场...
关键词:《哈利·波特》 哥特式手法 恐怖 
论儿童视角下的《哈利·波特》美学意蕴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135-136,共2页孙灵侠 
《哈利·波特》的畅销是一大奇迹,特别是它拥有了全世界的儿童读者。本文试图从神奇的幻想世界的构建、英雄情结的言说、叛逆心理的宣泄、作品中所渗透的真实性等几个层面来阐述儿童视角下的《哈利·波特》之美学意蕴。
关键词:儿童视角 《哈利·波特》幻想世界 英雄情节 叛逆心理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被引量:2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66-68,共3页孙灵侠 
跨文化交际指任何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往往会出现语用迁移现象而导致交际失败。本文从招呼与告别、祝贺与赞扬、敬辞与谦辞及比喻与联想四个方面来探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现象。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用迁移 文化差异 语言文化背景 
浅谈英语中的无标记比较结构
《宿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43-44,共2页孙灵侠 
本文从词类角度对无标记比较进行了介绍,以期对比较级有更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无标记 比较结构 词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