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重岗

作品数:43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徐复观台湾文学叙事新儒家现代诗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华文文学》《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鲁迅研究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文学的思想史视野——以汪晖、孙歌为中心的考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1期84-92,共9页张重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人文化诗学研究”(22BZW148)。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由于思想史的助力,打开了新的格局和视野。其中的代表性学者有汪晖、孙歌等。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现象。文学思想史的路径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来自对...
关键词:现代文学 思想史 汪晖 孙歌 
为陈映真辩护:吕正惠的诠释观念初论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3年第2期12-17,共6页张重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华人文化诗学研究”(项目号:22BZW14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乙未割台以来‘台湾回归祖国思潮’之史料整理与研究(1895—2022)”(项目号:22JD750017)的阶段性成果。
如何理解和诠释陈映真,在形势严峻的台湾地区社会语境中不仅仅是一个作家阐释个案,同时关涉统左思想的深化和持续发展问题。在此意义上,吕正惠的陈映真诠释具有中轴性的意义。从学术思想的角度来看,他对陈映真的阐说堪称诠释学的极佳案...
关键词:陈映真 吕正惠 台湾地区文学 诠释学 
主持人语
《华文文学》2023年第1期27-27,共1页张重岗 
在华文文学领域,经典化问题历来受到有识者的重视。华文文学经典谱系的形成,不仅能呈现文学的传统,对学科的发展也大有裨益。如何经典化?它注重的不只是经典本身,更是经典形成的过程。由此,转换了看问题的视角,从作品本身转移到了文本...
关键词:华文文学 主持人 有识者 经典形成 经典化 转移 
叶荣钟与台湾的民族主义问题被引量:3
《海峡人文学刊》2022年第1期113-123,159,共12页张重岗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叶荣钟先生的思想,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文学层面,以中国新文学为参照,提出“第三文学”的观念,主张面向大众的启蒙式论述,继而以汉诗的政治对殖民统治地区的文化取向进行了批评;二是在历史层面,回顾日据时期的民族运动经验和社会经济...
关键词:叶荣钟 第三文学 台湾民族运动 第三世界 
海外华人诗学的诸种面向被引量:2
《中国文化研究》2021年第4期88-96,共9页张重岗 
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从华人文学思想的生成、播散和影响进入讨论,可在内在连带层面呈现华人诗学的结构性内涵。作为一个历史生成的范畴,现代性视野下的华人诗学呈现出多层次交叉展开的态势。其中,有三条脉...
关键词:海外华人诗学 中西对话诗学 华族离散诗学 第三世界诗学 
中国文化的精神出路——严家炎先生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讲座
《南方文坛》2021年第2期46-55,共10页刘晓宇(整理) 李建军 严家炎 刘跃进 黎湘萍 董炳月 赵稀方 吴光兴 陈定家 张重岗 陆建德 施爱东 谭佳 彭明哲 
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第一会议室时间:2020年10月13日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主讲人:严家炎主持人:李建军与谈人:刘跃进、黎湘萍、董炳月发言嘉宾:赵稀方、吴光兴、陈定家、施爱东、张重岗、谭...
关键词:当代文学研究 严家炎 李建军 精神出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 赵稀方 刘跃进 文学研究所 
章太炎与翻译的近代性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2期146-155,共10页张重岗 
翻译的近代性,显示了近代中国在变革过程中语言、思想和文化上的张力。与这一变革相关联,近代翻译引发了多方面的思考和关怀:首先是对于变法维新和思想启蒙的推动;其次是关于国民塑造和社会转型的探究;再次是历史文化的融通与民族精神...
关键词:章太炎 翻译 近代性 
台湾的文学场域论述——以张诵圣、柳书琴和林建国为线索
《华文文学》2020年第5期11-18,共8页张重岗 
作为能动性的场域,台湾与东亚文学研究打开了多重的面向。关于台湾文学场域的分析,致力于考察文学生产、文化策略与文学体制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涉到文化权力争夺的问题。作为一种延展,与台湾相关的东北亚、东南亚文学场域,则发展出了横...
关键词:文学场域 台湾文学 东亚文学场 南洋文化场域 
另一面的风景——从唐弢、张恩和的交往谈起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21-124,共4页张重岗 
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常常为人称道的是学者的性情趣味。第一代的唐弢、王瑶、李何林和贾植芳等先生,裹挟着开拓者的气质,以各自的人格学养建立了学术的流脉。稍晚一辈的学者如樊骏、张恩和等先生,以追随者的身份,备尝学科初创期的甘苦...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 李何林 樊骏 王瑶 贾植芳 守门人 唐弢 另一面 
程抱一的文化对话诗学被引量:2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8期111-121,共11页张重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被视为中西文化摆渡人的程抱一,以中西文化对话的方式,重塑开放性的心灵,建立了开放性的思想架构。他借助结构主义、符号分析学的方法,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和绘画的结构功能,创造性地诠释中国的文化思想,从哲学的高度激活了中国的宇宙论和...
关键词:程抱一 文化对话诗学 中国诗歌 中国绘画 小说诗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