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洋洋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从刑抽象危险犯泛化刑事立法刑罚功能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监狱学刊》《湘江青年法学》《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岳麓法学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从刑法泛化现象反思刑事立法的正当性根据
《岳麓法学评论》2016年第1期198-213,共16页徐洋洋 
华东政法大学“优秀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金支持,项目编号:201421003
刑事立法的正当性根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刑法学者的研究重心是刑法解释,他们的工作是将已经制定好的刑法解释为一部良好的刑法。但是,刑法泛化现象的出现,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刑事立法正当性的根据。立法是司法的前提,为了不...
关键词:刑事立法 正当性根据 刑法泛化 刑罚功能 政策入法 抽象危险犯 
从刑法泛化现象反思刑事立法的正当性根据被引量:4
《湘江青年法学》2015年第1期151-172,共22页徐洋洋 
华东政法大学“优秀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金支持,(项目编号:201421003);华东政法大学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编号:20152106)
刑法泛化现象的出现,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刑事立法正当性的根据。立法是司法的前提,为了不使司法南辕北辙,首先就应该制定一部良好的刑法。以中国的刑事立法为蓝本进行考察,刑法似乎进入立法的活性化时代。自由刑法理论认为,刑事...
关键词:刑事立法 刑法泛化 正当性根据 刑罚功能 抽象危险犯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困境与出路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64-70,共7页徐洋洋 
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优秀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金支持;项目编号:201421003
本文论述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五个困境及相应的出路,困境之一"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立本罪",国家工作人员如果没有利用其权力性影响力作用于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而是利用非权力性影响力,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困境之二"与斡旋型受贿的关...
关键词: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斡旋型受贿 受贿共犯 司法困境 出路 
关于权利行使与财产犯罪界限讨论的两个质疑
《中国监狱学刊》2015年第1期83-90,共8页徐洋洋 
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优秀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金支持(201421003).
权利行使是财产权人以财产犯罪手段实现自己财产权利的一种私力救济行为,法治国家原则上禁止私力救济,但是,正规的途径不畅通的时候,公民会铤而走险。那么,权利行使是否就如我国刑法学界所主张的不成立财产犯罪呢?从“非法占有目...
关键词:权利行使 财产犯罪 质疑 非法占有目的 法益 
共同犯罪中实行过限的认定
《中国监狱学刊》2014年第4期62-66,共5页徐洋洋 
共同犯罪中实行过限的认定过程是实行过限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判断过程,其中涉及一些相关问题的区分,比如共同故意的内涵问题、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标准问题、实行过限与临时起意的共同犯罪的区别问题等,只有在清晰地...
关键词:共同犯罪 实行过限 共同故意 认定标准 
事后抢劫罪若干问题刍议被引量:1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62-69,共8页徐洋洋 
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优秀学位论文培育项目(201421003)
事后抢劫罪并非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经法律拟制为抢劫罪。司法解释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能否成立事后抢劫罪出现了不一致的规定,立足解释论的立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被重新理解,故此承认相对刑事责任年...
关键词:事后抢劫罪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承继的共犯 未遂 潜在的实行行为 
“事实与规范”意义犯罪概念之提倡被引量:1
《东南法学》2014年第1期129-136,共8页徐洋洋 
华东政法大学“优秀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金支持,项目编号:201421003
犯罪概念作为刑法中最基本的法律概念,不应再停留在'形式与实质'范畴去认识,而是应该选择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事实与规范'意义犯罪概念打破了一种整体性思考的模式,开辟了一种区分层次认识犯罪的新的思考模式。德日三阶层犯罪构成的...
关键词:犯罪概念 事实与规范 违法 责任 共同犯罪 
“秘密窃取”的证成与“平和窃取”的证伪——关于盗窃罪构成要件要素的一个分析被引量:1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68-73,共6页徐洋洋 
关于盗窃罪的本质是"秘密窃取"还是"平和窃取"的争论较大,"秘密窃取说"主张"秘密性"是行为人主观上自认为处于一种"秘密性"的场合,它是区分盗窃罪和抢夺罪的标准。"平和窃取说"认为"秘密性"违反了主客观相一致的刑法原则,否定它作为盗...
关键词:盗窃罪 秘密窃取 平和窃取 证成   
论盗窃罪的本质——“秘密窃取”还是“平和窃取”被引量:2
《福建法学》2013年第4期45-49,共5页徐洋洋 
盗窃罪的本质是"秘密窃取"还是"平和窃取"存在争议。"秘密窃取说"主张"秘密性"是行为人主观上自认为处于一种"秘密性"的场合,是区分盗窃罪和抢夺罪的标准。"平和窃取说"认为"秘密性"违反了主客观相一致的刑法原则,否定它作为盗窃罪的构...
关键词:盗窃罪本质 秘密窃取 平和窃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