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红

作品数:26被引量:11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文明生态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实效性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前沿》《江苏社会科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劳动思想研究述评被引量: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04-114,共11页徐海红 
劳动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学界把马克思劳动思想放在西方劳动观念史、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以及与西方现代哲学论战的研究背景下展开,以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地位、价值、异化和解放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成果丰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第...
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  自然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反自然还是亲自然——鲍德里亚《生产之镜》的批判性解读被引量:2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年第1期44-50,共7页徐海红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生态劳动哲学思想及伦理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2ZXB004)的阶段性成果
在鲍德里亚看来,马克思的错误在于把劳动理解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把劳动置于马克思主义的本体,建构了所谓的概念帝国主义;把劳动视为雕琢自然的活动,导致了对自然的支配。据此,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反自然的,马克思主义是反生态的。鲍德...
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 自然 鲍德里亚 《生产之镜》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生态正义被引量:13
《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5期22-26,共5页徐海红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生态劳动哲学思想及伦理价值研究"(12ZXB004)
生态正义是在承认人与自然之间处于平等的基础上,人类给予自然以应有或应得。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生态正义的内在要求和劳动所具有的物质交换性决定了生态正义的基础是物质性生产实践。生态正义是生产性正义、分配正义、消费正义...
关键词:生态正义 生产实践 物质交换 生产性正义 
中国生态发展道路的实现路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23-28,共6页徐海红 
2012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生态劳动哲学思想及伦理价值研究"(12ZXB004)
中国面临的环境现实是"已经污染尚未治理"。在这一情形下,中国生态发展道路的实现路径为:醒思、借鉴和传承。清醒认识资本主义不再适合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是中国生态发展道路的内在根据。以一种全球性的视野、包容互鉴的心态对待发达国...
关键词:生态发展道路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生态治理 天人合一 
生态文明之新见与超验自然主义理想
《绿叶》2014年第10期10-17,共8页徐海红 
书籍承载着人类伟大的思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世界环境史上,有许多绿色著作以其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对工业化现代化的深刻反思,影响和推动了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
关键词:生态文明 自然主义 人类进步 理想 超验 文本 环境保护运动 忧患意识 
中国生态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被引量:9
《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1-11,共11页成长春 徐海红 
中国生态发展道路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以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为指向的中国社会发展态势与过程。马克思的生态发展观是中国生态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中国生态发展道路的样式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实现基础是劳动的生态化。中国...
关键词:中国道路 生态发展 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生态劳动 
生态与文明的融合及实现基础——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被引量:6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7,共7页徐海红 
2012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生态劳动哲学思想及伦理价值研究"(12ZXB004)
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本质意义上,是要将生态的要素融入整个文明。在前生态文明时期,人类文明的发展欠缺了生态的向度,引发了人类文明的危机。要实现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必须实现生...
关键词:生态 融合 文明 生态劳动 
生态文明的劳动基础及其样式被引量:3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2期84-89,共6页徐海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造自然界的道德合理性研究"[项目编号:10BZX06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生态劳动哲学思想及伦理价值研究";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开放课题"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与江苏沿海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RIJCD09014]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文明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之一是以什么为根据来确认生态文明具有价值合理性与社会正当性。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生态文明理论,分别以人类的利益、自然的权利和内在价值为根本,具有局限性。要走出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困境,必须运用...
关键词:生态劳动 生态文明 物质变换 
生态劳动何以可能——基于价值观、属性和限度的分析被引量:1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55-59,共5页徐海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造自然界的道德合理性研究"(10BZX06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交叉学科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创新与生活化传播研究"(12JD710051);2012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生态劳动哲学思想及伦理价值研究";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开放课题"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与江苏沿海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RIJCD09014)
生态伦理研究亟待由抽象转向现实。以生态劳动作为生态伦理的理论出发点,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生态伦理研究范式的新路向。基于生态劳动的价值观,是人与自然共为一个生命体的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生态劳动的属性包括描述性和规范性,从生...
关键词:生态劳动 价值观 属性 限度 
从现代性劳动走向生态劳动——兼论生态劳动的特征被引量:3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53-59,共7页徐海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造自然界的道德合理性研究"(10BZX069);教育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专项课题(12JD710051);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开放课题(RIJCD09014)
现代性劳动是资本逻辑控制和引导下人类征服自然、满足私欲的工具和手段,具有反生态性。祛除现代性劳动的反生态性,转向生态劳动,是应对生态危机的良策。生态劳动的基本内涵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物质变换,人与自然之间通过物质、信...
关键词:劳动 生态劳动 生态文明 物质变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