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

作品数:8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校勘记十三经注疏LA狂欢节孔子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东南学术》《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古汉语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试论我国经书校勘史的分期
《枣庄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25-28,共4页李慧玲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阮刻<毛诗注疏>研究"(项目批准号:16FZS049)阶段性研究成果
有关我国经书校勘问题,学界论述甚多。而经书校勘史分期问题,论者盖寡。从我国经书校勘所使用的方法而言,经书校勘历史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两汉至南宋,是谓萌芽期,其代表性校勘方法是"雌黄"法;第二期,南宋末年至明末,是谓过渡期,其代表...
关键词:校勘史 雌黄法 考异法 校勘记 
用在引经据典意义上的“礼”字如何标点之我见——以《汉书》、《三国志》、《新五代史》、《宋史》为例
《人文论丛》2014年第1期110-116,共7页李慧玲 
二十四史中引经据典的文字相当多。引的何经,据的何典,如果说得一清二楚,就不会出现标点上的困难。该加书名号的我们就会加上书名号,该加引号的我们就会加上引号。但在引经据典时,如果仅仅使用一个笼而统之的'礼'字(或作'按礼'、'夫礼'...
关键词:书名号 《三礼》 《三国志》 《汉书》 《新五代史》 《宋史》 
试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得以问世的客观条件被引量:2
《东南学术》2013年第1期209-215,共7页李慧玲 
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是清代的一项重大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著作之所以能够问世,客观上是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条件的俱备。所谓"天时",谓乾嘉时期。乾嘉时期,朝廷的稽古右文政策,完成了由清初偏袒宋学到偏袒汉学的转变,校勘学...
关键词:阮元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 考据学 校勘学 
武英殿本《毛诗注疏》平议被引量: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6期38-40,共3页李慧玲 
《毛诗注疏》是《十三经注疏》的一种,知道了殿本《毛诗注疏》的优劣,也就约略知道了整个殿本《十三经注疏》的优劣。概言之,殿本《毛诗注疏》的优点有二:一是经文、注文、《释文》、疏文都有句读,可谓开拓之举;二是每卷之后附有考证。...
关键词:殿本 《毛诗注疏》 《十三经注疏》 
试说中国古代的狂欢节——蜡祭被引量: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205-208,共4页李慧玲 
所谓"蜡祭",是上古时期人们在秋季丰收之后,怀着报答神灵保佑的虔诚,将所有对丰收作出贡献的诸神都千方百计地请出来予以祭祀,并借此机会彻底放松、自我犒劳的活动。本文综合有关文献记载,论证了先秦时期的蜡祭,就是中华民族的狂欢节。...
关键词:孔子 蜡(音zha)祭 狂欢节 腊(音la)祭 
“学识何如观点书”续辨--介绍两个“点书”标本
《古汉语研究》2011年第1期64-68,96,共5页李慧玲 
"点书"的含义,或曰是四声别义的标音手段,或曰包括句读、义理和字音三方面内容,窃以为皆有所未安。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认为"点书"的实际内容有二:一是通过圈点来表示句读,二是通过圈点来为须要四声别义的字标音。为了使读者对...
关键词:点书 资暇集 岳浚 黄侃 
孔颖达《毛诗正义》中《尚书大传》的异名辨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76-80,共5页李慧玲 
《尚书大传》是孔颖达《毛诗正义》中征引较多的一种文献,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孔氏对此书的征引使用了很多异名,引起诸多混乱,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后人对《毛诗正义》的正确阅读和理解。通过分类归纳孔氏所引《尚书大传》12种异名进行分类归...
关键词:孔颖达 《毛诗正义》 《尚书大传》 异名 
阮刻《毛诗注疏》底本诸说之辨正被引量:2
《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1期273-298,共26页李慧玲 
阮刻《毛诗注疏》所用之底本是十行本,据阮元说,这个十行本不但是“善本”、“宋版”,而且是“各本注疏之祖”、“诸本最古之册”。阮元之说,在今天的学术界仍有影响。本文认为,阮说与事实不符。根据文献记载和目验,早於十行本的...
关键词:阮元 毛诗注疏 八行本 十行本 足利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