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

作品数:56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天宇彭卫民贾身茂陈朝晖陈国荣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山东大学长江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中国文化研究》《文史杂志》《食用菌》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点染丹黄十数载 校成曲礼三千篇
《新华文摘》2021年第8期137-138,共2页漆永祥 
清代秦蕙田所主纂的《五礼通考》268卷,分吉、嘉、宾、军、凶礼五大类,上自先秦,下讫当时,以《三礼》为核心,广泛徵引历代经史四部之说为佐证,纵横梳理,类例详明,纠谬补阙,时出己见,成为当时礼学研究方面集大成式的重要著述。但近三百年...
关键词:补阙 中华书局出版 《三礼》 集大成 
娓娓道来千古礼 悠悠熏出一邦春--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二十一期题“中华经典《礼记》”获奖作品
《对联》2020年第1期15-16,共2页
《礼记》是中国传统伦理规范得以建立的根本典籍,它指导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日常生活。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礼》包括《仪礼》《礼记》《周礼》三部分。《仪礼》讲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规定了不同的等级应该遵循的理念...
关键词:《仪礼》 《礼记》 《周礼》 《三礼》 中国传统伦理 伦理原则 中华经典 行为规范 
练习13 文言文阅读(1)
《语文月刊》2019年第12期25-26,81,82,共4页邱海林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三礼》 博览群书 
隋朝最优秀的诗人薛道衡
《炎黄地理》2019年第11期80-81,共2页冯建国 
在万荣县,薛家算是名门望族,早在北魏时分,就出过一个农民起义首领,叫薛永宗。不过,在历史上更有名望者,当是薛道衡。薛道衡(540-609年),字玄卿。光华乡薛吉村人,祖父薛聪,父孝通,皆好文字。六岁而孤,专精好学,十三岁时就能讲《左传》,...
关键词:散骑常侍 薛道衡 《三礼》 主客郎 侍读 
《三礼》之《礼记·内则》中“芝栭”的涵义及其发展变化
《食药用菌》2019年第2期146-148,共3页贾身茂 
《三礼》之一的《礼记》之"内则"的"燕食"原文中有"芝栭"一词,是我国古籍中对大型真菌食用的最早记载。根据《礼记正义》一书在《礼记·内则》之"燕食"中郑玄的注和孔颖达的疏,以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对"■"字条的注,综合分析:"芝...
关键词:三礼 礼记   大型真菌 芝栭 木耳 
郑玄注《三礼》方法略探
《宜春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86-89,共4页雷铭 
贵州省教育厅2016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仪礼.士昏礼>相关文献与注疏研究"(项目编号:2016QN29)
自郑玄注解《三礼》之后,始有《三礼》之名。郑玄注经,先是统观全局,提纲挈领,总体上纲举目张,以点带面,从而达到"解一卷而众篇明"的目的。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兼采今、古,既注重名物训诂,又注重章句之释,吸纳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
关键词:郑玄 三礼 今文经 古文经 注经方法 
千锤百炼铸精品 字斟句酌惠学林——评中华书局本《广雅疏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7年第1期107-112,F0003,共7页董志翘 李彬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史语料库建设研究"(10&ZD117)
《广雅》是三国魏时张揖仿照《尔雅》体例,增补《尔雅》而成的一部训诂学名著,该书广搜群经故训,“其自《易》、《书》、《诗》、《三礼》、《三传》经师之训,《论语》、《孟子》、《鸿烈》、《法言》之注,《楚辞》、《汉赋》之解...
关键词:中华书局本 精品 《尔雅》 《广雅》 《三礼》 《论语》 《孟子》 《法言》 
礼理一体:朱熹与《三礼》的对话(上)被引量:2
《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11期38-56,共19页彭卫民 
南宋理学家朱熹(1130-1200,以下通称"朱子")是中国思想史上为数不多的将经学与哲学、礼学与理学融会贯通的学者,因而其礼学思想具有浓郁的义理色彩。朱子通过对传统礼学中"仪"与"义"、"知"与"行"、"本"与"文"等三对辩证关系的阐释,一方...
关键词:礼理一体 朱熹 《三礼》 《仪礼经传通解》 《家礼》 
礼理一体:朱熹与《三礼》的对话(下)
《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12期56-69,共14页彭卫民 
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度博士研究项目<朱子〈家礼〉礼法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XZYJSZD-012
南宋理学家朱熹(1130—1200,以下通称"朱子")是中国思想史上为数不多的将经学与哲学、礼学与理学融会贯通的学者,因而其礼学思想具有浓郁的义理色彩。朱子通过对传统礼学中"仪"与"义"、"知"与"行"、"本"与"文"等三对辩证关系的阐释,一...
关键词:礼理一体 朱熹 《三礼》 《仪礼经传通解》 《家礼》 
郑玄注《三礼》方法略探被引量:1
《黑龙江史志》2016年第10期42-46,共5页雷铭 
贵州省教育厅2016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仪礼.士昏礼>相关文献与注疏研究"(项目编号:2016QN29)
自郑玄注解《三礼》之后,始有《三礼》之名。郑玄注经,先是总体上纲举目张,兼采今、古,既注重名物训诂,又注重章句之释,然后再具体而微,深入到经文的具体字词,兼用直训和义界的方法注解之。
关键词:郑玄 三礼 今文经 古文经 注经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