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

作品数:62被引量: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导演导语电影节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新作》《东方电影》《中国图书评论》《小说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导语
《图书馆杂志》2023年第12期I0005-I0006,M0003,共3页毛尖 
起初我不喜欢约恩福瑟,当然我也只读过他两本书。他好像是一个用回车键写作的男人,句子那么短,那么多空白,就像他的成名作《有人将至》人物表,就三个字:他,她,男。这算什么人物表啊,福瑟的戏剧前辈贝克特还给那个永远要来但始终不曾露...
关键词:留白 贝克特 人物表 《圣经》 海明威 
从“大上海”到“大”上海
《上海艺术评论》2023年第4期22-23,共2页毛尖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也曾是中国影像的主战场。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在东南西北各路友军的高歌猛进里,上海显得有点沉寂。而回头检视这十年的上海影视剧,我们倒是惊喜地发现:上海,正在默默地重返她的影像高峰。以最近十年的电视剧为例...
关键词:国际饭店 广播电视塔 影视剧 中国影像 东方明珠 摩天大楼 十年 电视剧 
导语
《图书馆杂志》2022年第12期I0011-I0011,I0012,I0013,M0003,共4页毛尖 
安妮·埃尔诺在全世界人民略感意外的目光中拿下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有些媒体甚至宣称,怎么会是她,她怎么能和加缪、纪德、萨特这些作家相提并论?有些更直接吐槽,不就是一个写了一辈子自传的女人吗?没错,埃尔诺的大部分作品非常自传,但...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 加缪 安妮·埃尔诺 自传 
一部小说的发生学--谈孙甘露长篇《千里江山图》被引量:4
《长篇小说选刊》2022年第5期124-128,共5页毛尖 
课报《千里江山图》是一本我们从上个世纪等到这个世纪的书。这本书的发生,就像谍战。饭桌上第一次听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孙甘露允许了我们对小说作出山河驰骋。吃着红烧肉,大家想象这个小说应该是青一章,绿一篇,既分离又交互,就像孙甘露...
关键词:孙甘露 秦娥 发生学 红烧肉 缠绵 长篇 
我愿意跟你一起去巡夜
《小说评论》2021年第6期33-36,共4页毛尖 
一四十年前的一个夏日正午,全宝记弄都在午睡,邻居阿四突然大叫着"校长校长"冲进我们家。他是来借钢笔的,后面跟着他们家的阿二阿三阿五阿六阿七。阿四要去参加自卫反击战,他要借我爸的钢笔签个名。我父亲是中学校长。从我记事起,他的...
关键词:自卫反击战 中学校长 钢笔 功能 
文学与电影:一次跨媒介的中法对话被引量:3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年第11期109-116,共8页 毛尖(受访) 苏七七(受访) 史烨婷 赵佳 
付东(Jean-Michel Frodon)、毛尖和苏七七三位影评人围绕文学与电影的关系在三个层面上展开讨论。以“改编”为切入点,影评人们认为促成改编的因素很多,但文字所激发的图像经常是导演最核心的创作动机,文字(故事)进入电影的语汇体系,电...
关键词:文学与电影 改编 蒙太奇 表达 创造性 
中国之大,语文之重——倪文尖语文《学本》三人谈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1年第5期40-47,共8页罗岗 毛尖 倪文尖 
毛尖:在今天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谈语文《学本》特别重要。老倪身上特有的“延宕”气质使《学本》成为漫长时间中精心打磨的结晶。《学本》是文本的舍利子,选文及其辅读真是非常丰厚,值得品阅。“原点”是老倪的另外一个关键词。《学本...
关键词:选文 学本 中国崛起 精心打磨 语文 关键词 原点 
这人世没有足够的美:讨论格丽克--导语
《图书馆杂志》2021年第1期I0005-I0008,共4页毛尖 
2020年10月8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77岁的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此殊荣。中国读者或许对她不太了解,但她在美国已经赢得了许多重要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她以自传性诗歌出名,目前已经出版有12本诗集,家庭生活、亲密关系是她...
关键词:自然书写 普利策奖 自传性 国家图书奖 诺贝尔文学奖 亲密关系 
《应物兄》给文学史留下了怎样一根骨头(上)被引量:5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0年第3期12-18,共7页王尧 郜元宝 文贵良 毛尖 王光东 何言宏 张均 丛治辰 张涛 
《应物兄》是作家李洱的最新长篇小说,首发于2018年《收获》杂志(长篇专号秋、冬卷),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8年12月出版了单行本(上下册)。著名批评家孟繁华认为,长久以来,我们祝愿祈祷中国文学能有一部足以让世人刮目相看的小说,能够有...
关键词:《收获》 茅盾文学奖 著名批评家 中外文学 华语文学 创作界 李洱 《当代》 
爱过的导演,恨过的电影
《鸭绿江》2019年第8期84-92,共9页毛尖 
我上大学一年级,就很有幸上了格非老师和宋琳老师的写作课,虽然当时也没好好听,但是格非老师给我们讲过的很多名著和电影,却给我们开了光。在我们只知道奥斯卡的年代,他跟我们讲了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和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
关键词:导演 电影 《呼喊与细雨》 大学一年级 安东尼奥尼 米开朗基罗 亚历山大 写作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