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利

作品数:22被引量:10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医《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取象比类思维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华中医药学刊》《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方药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帝内经》痹证痿证异同考论被引量:15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年第3期178-180,共3页尹萌 朱鹏举 王宏利 鞠宝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专项:《中华医藏》提要编纂项目(KJS-ZHYC-2020-010)。
东汉前古书中多将痹与痿混用,直至《黄帝内经》,将痹与痿分论,系统梳理《黄帝内经》中关于痹与痿的论述,从涵义、发病机制、症状和治疗,探析痹与痿的异同。痹与痿实为二病,痹证日久可进一步发展成痿证,虽痹能变痿,但不能谓痿即痹,临证...
关键词:黄帝内经   以痿治痹 
《遵生八笺》“清静养神”养生思想探析
《中国民间疗法》2022年第8期12-16,共5页王竟一 王宏利 
该文旨在探析明·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中“清静养神”的养生思想及方法。书中“清静养神”的“清”即清心源,“静”即静气海,清与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心静,以养人神。清静养神的具体养生方法包括少思寡欲、明理止念、专心致志的清...
关键词:遵生八笺 清静养神 养生 高濂 
《薛氏医案》治肝经验研究被引量:3
《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第6期15-18,共4页张鑫 王宏利 
《薛氏医案》所载肝病辨证病案众多,将肝病的虚实辨证具体细化为肝气虚、肝血虚、肝阴虚的虚证证型,以及肝火炽盛、肝火血热、肝火血燥、肝经湿热、肝脾郁结的实证证型,同时也补充了肝血虚火燥、肝血虚火动生风、肝火血虚、肝木克脾土...
关键词:薛氏医案 肝病 薛己 钱乙 张元素 
基于《黄帝内经》时脏相关理论的脏腑发病规律探讨被引量:16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第10期4510-4513,共4页段阿里 鞠宝兆 王宏利 孟晓媛 陈智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No.13BZX035);国家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No.2010GJ08)~~
《黄帝内经》'藏气法时'理论之所以作为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重要支点,关键在于发现以'时相'推测'藏',形成'藏象',其思想源于先秦哲学中'天人相应'思想和五行生克、五行主时的象数学理论,运用中医学以'象'测'藏'的取象比类思维方法,从...
关键词:黄帝内经 藏气法时 脏腑发病规律 
《黄帝内经》中情志养生思想被引量:26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第10期190-193,共4页董博 王宏利 
情志是指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这些情志活动与人体脏腑气血等功能密切相关。适度的情志变化有利于脏腑的功能活动,而异常的情志变化可使人体气机失调,气血紊乱,甚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疾病...
关键词:黄帝内经 情志 养生 
《周易》卦象中饮食养生思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195-197,共3页董博 王宏利 
《周易》中的很多卦象不但给后世提供了丰富的预测信息,还包含了相当的医学与养生防病内容,而饮食养生即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该文摘取《周易》中若干与饮食有关的卦象,探讨其中的饮食养生价值。其中,《颐》卦总述了饮食养生的原则,包...
关键词:周易 饮食养生 
《周易》卦象中的精神养生思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第10期1093-1096,共4页董博 王宏利 
《周易》不仅阐述了物质养生的方法 ,还对精神养生有着深刻地认识,即通过调节人的情绪、心理、意识等,达到精神的平衡和稳定,最终实现健康完美的身心状态。本文具体阐述了乾、艮、无妄、兑、睽、节、离七种卦象蕴含的精神养生的具体方...
关键词:《周易》 卦象 精神养生 
中医脾脏五行属性变迁之文化影响因素考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186-188,共3页王宏利 
周代文化中,脾五行属性为木,其形成原因是当时祭祀活动,以动物内脏在空间的方位对应四季所应方位使然。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观念之中,空间上的同位,可以使得功能上得以互通,这种互通在早期的实践中,仅仅是"感而遂通"的,具有神秘或超自然色...
关键词: 藏象 文化 中医 
中医象思维浅探被引量:2
《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12期2974-2975,共2页王宏利 
中医象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它的概念,具有多变性,但却是经过高度抽象形成。这种概念,我们称之为"象",它的出现,是受道家"归根复本"思想的影响。"象概念",必须有一个核心的知识点而其思维逻辑则具有内隐性和遵循严格的数理规律的特点。
关键词:中医 思维  
中医取象比类的逻辑基础与科学内涵被引量:10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37-140,共4页王宏利 
取象比类思维是中医学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取象,即从客观事物的形象(物象)到客观事物的象(意象)的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一过程属于人脑潜意识中进行的潜基本推理,我们称之为元类推。比类,所比之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整体分类...
关键词:取象比类 象逻辑 元类推 中医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