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鹏

作品数:14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旋毛虫基因多态性多态性研究弓形虫T细胞亚群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医科大学学报》《Current Zoology》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种、株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研究被引量:5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3年第6期38-41,共4页金莉莉 王秋雨 王海鹏 
辽宁省教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目的 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种、株基因组DNA多态性 ,为其分型、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李斯特氏菌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根据DNA指纹图谱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种、株的遗传多样性 ,同时构...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菌种 菌株 基因扩增 基因多态性 DNA指纹图谱 
弓形虫可溶性抗原免疫-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第S1期27-29,共3页郑兰艳 王海鹏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特异性强 ,敏感性高的弓形虫可溶性抗原检测方法。方法 :用链霉亲和素将生物素化的二抗和生物素化的 DNA偶联起来 ,通过 PCR扩增标记的 DNA检测固定的抗原 ,建立免疫 - PCR技术。通过选择最佳的链霉亲和素浓度和生物...
关键词:免疫-聚合酶链反应 可溶性抗原 弓形虫 
弓形虫种株DNA多态性研究被引量:6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9年第3期14-17,共4页史俊岩 王海鹏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962317
目的分析比较3株弓形虫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方法应用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弓形虫RH株、BH株、PP株基因组DNA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结果单一及复合引物均能扩增产生多态性的DNA指纹图谱。...
关键词:弓形虫 RAPD DNA 指纹图谱 基因多态性 
人体寄生虫学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研究被引量:6
《医学教育》1998年第2期29-31,共3页王海鹏 安春百 罗恩杰 王恩荣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并与临床关系非常密切的医学基础课。传统教学将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多年来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时数一直按1:1的比例分开施教。在高等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它已暴露出明显缺点,如讲授和实...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 课堂教学 教学结构 模式 
猪带绦虫病和脑囊虫病2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7年第4期186-186,共1页王海鹏 史俊岩 
关键词:猪带涤虫病 脑囊虫病 诊断 治疗 
吡喹酮治疗后华支睾吸虫机理的研究被引量:2
《中国公共卫生》1997年第6期344-345,共2页王海鹏 
吡喹酮治疗后华支睾吸虫机理的研究中国医科大学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沈阳110001)王海鹏吡喹酮是目前常用的抗吸虫病药物。关于该药对华支睾吸虫作用,以往对虫体损伤和影响代谢的研究较多。本文以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对经吡喹...
关键词:异形吸虫病 吡喹酮 抗原 抗吸虫病药 
旋毛虫感染对宿主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公共卫生》1996年第11期501-502,共2页王海鹏 周正任 
对感染旋毛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吞噬活性、脾脏T细胞亚群、NK细胞杀伤活性、白细胞介素Ⅱ(IL-2)产生能力进行了动态检测。观察到小鼠在感染旋毛虫后,上述指标均出现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表...
关键词:旋毛虫 巨噬细胞 NK细胞 T细胞 白细胞介素2 
感染旋毛虫小鼠免疫功能变化的动态观察被引量:2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6年第4期21-23,共3页王海鹏 周正任 
本文对感染旋毛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脾NK细胞杀伤活性和白细胞介素Ⅱ(IL-2)产生能力进行了动态检测。小鼠在感染旋毛虫后1~5周,上述三项指标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旋毛虫感染对...
关键词:旋毛线虫病 巨噬细胞 NK细胞 免疫功能 
感染旋毛虫小鼠脾T细胞亚群动态变化观察被引量:3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6年第3期47-48,共2页王海鹏 刘英杰 王太一 
感染旋毛虫小鼠脾T细胞亚群动态变化观察王海鹏,刘英杰,王太一细胞免疫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进行T细胞亚群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宿主的免疫调控状态和免疫反应水平。据研究,旋毛虫感染期间,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及对绵羊红...
关键词:旋毛虫  T细胞亚群 
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胸腺重量及脾T细胞亚群动态变化观察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6年第1期18-20,共3页王海鹏 王太一 刘英杰 
本文以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受染小鼠T细胞亚群及小鼠胸腺重量进行了动态观察。在感染后第3天,TH/Ts比值开始下降,提示小鼠出现免疫抑制状态。至感染后第5天、第7天与正常组对比,差别非常显著(P<0.01)。...
关键词:感染后 胸腺萎缩 小鼠 T细胞亚群 伯氏疟原虫 观察 正常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重量 动态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