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豆

作品数:20被引量:23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卒中后抑郁药理机制醒脑解郁胶囊神经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药物分析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江苏中医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配伍规律
《现代中医药》2024年第6期40-46,共7页张艺颖 王豆 谭辉 范文涛 王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7433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式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以及PubMed数据库自2012年7月1—2022年7月31日公开发...
关键词:数据挖掘 中医 中风后抑郁 用药规律 补虚化瘀 调畅气机 
5-羟色胺系统在偏头痛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中成药》2023年第8期2656-2661,共6页马建福 张慧 王豆 李涛 杨一帆 陈灼 闫咏梅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SF-297);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1JS006)。
5-羟色胺(5-HT)是一种神经递质,又是体液介质,广泛分布在外周和中枢。现代研究发现,5-HT在偏头痛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5-HT受体治疗的药物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临床治疗偏头痛急性期的一线用药,其受体种类及亚型繁多,其中5-HT_(1)、5-...
关键词:中医药 5-羟色胺(5-HT)系统 偏头痛 
中药白芍治疗帕金森病药理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5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7期197-201,共5页刘瑶 李雨 王豆 李涛 闫咏梅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创新项目(2020-ZXY-002);陕西省科技厅重点产业链社会发展领域项目(2020ZDLSF05-14);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19JS02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目前临床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以脑内多巴胺神经元功能障碍或丢失为其特征性病理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不稳等症状。白芍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常用中药,其用药历...
关键词:帕金森病 白芍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天麻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7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年第1期127-132,共6页马建福 王豆 李涛 陈灼 范明东 李焱 闫咏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84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青年)(2021JQ-737);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重点实验室项目)(21JS016);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9-YL03);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研发项目(2020ZJ002)。
天麻作为我国传统药材历史悠久,其功可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等,是药食同源的名贵药材。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缠绵难愈,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天麻及其有效成分天麻素等具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压、...
关键词:天麻 神经系统 药理作用 
醒脑解郁方对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9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年第10期90-95,共6页王豆 李涛 冯亚伦 杨一帆 毛美玲 闫咏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843);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1JQ-737);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21JS016);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9-YL03)。
目的观察醒脑解郁方对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及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卒中组、PSD组、氟西汀组和醒脑解郁方低、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
关键词:醒脑解郁方 卒中后抑郁 海马神经元 凋亡 大鼠 
石菖蒲抗癫痫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年第18期261-268,共8页陈灼 王豆 李涛 张慧 马建福 闫咏梅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2017KCT-26);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9-YL03)。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病发病机制异常复杂,与神经递质调节、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因子、神经胶质细胞以及基因的异常表达等多种原因关系密切。目前国内外西医主要是采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
关键词:石菖蒲 细辛醚 癫痫 药理机制 
基于“全面发展”理念指导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与科研兼具的教学模式探索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3期23-25,32,共4页冯卫星 唐丽娟 张慧 王豆 侯媛媛 
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基于真实世界研究脑病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方式研究与实践”(NO.JGCX001)。
结合全国高等院校与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全面发展”理念指导下,我们提出培养的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应是兼具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临床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课程优化、合理配置师资力量、整合多种教...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 专业学位 科研能力提升 全面发展 教学改革 
闫咏梅从肝热血瘀论治卒中后抑郁经验撷菁被引量:7
《江苏中医药》2022年第5期44-47,共4页张子腾 王豆 冯亚伦 闫咏梅(指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73843);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9-YL03);陕西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7QN24)。
卒中后抑郁是一种继发于脑卒中的常见疾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将其归于中医学“郁证”范畴。闫咏梅教授认为卒中后抑郁病因在于中风后肝气逆乱、气血失和、情志失畅,病机在于瘀滞气机,内生郁热,加之肝阳暴亢之余热,诸因共病而成肝热血瘀...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 肝热血瘀 清肝化瘀 闫咏梅 名医经验 验案 
郁金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9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年第7期276-282,共7页马建福 王豆 李涛 陈灼 范明东 李焱 闫咏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84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2021JQ-737);陕西省教育厅2021年度重点科研计划项目(21JS016);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9-YL03)。
卒中后抑郁是中风后最常见的精神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点。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目前较为认可的机制包括炎症机制、神经递质机制、内分泌机制等。中医认为患者卒中后,气滞、血瘀、痰浊上蒙清...
关键词:郁金 卒中后抑郁 姜黄素 药理机制 神经系统 
醒脑解郁胶囊对PSD模型大鼠海马CaM mRNA和CaMKII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时珍国医国药》2022年第1期25-28,共4页王豆 龙慧 李涛 闫咏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840;81973843);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9-YL03)。
目的观察醒脑解郁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中药组、空白阳性药组、模型组、中药早期干预组、阳性药早期干预组、中药治疗组、阳性药治疗组。各空白组不干预,其余5组采用大脑中动...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 醒脑解郁胶囊 CaMmRNA CAMKII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