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陵

作品数:26被引量:13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豆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大豆花叶病育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学报》《作物杂志》《黑龙江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被引量:5
《大豆科学》1994年第3期200-206,共7页杨琪 王金陵 杨庆凯 高凤兰 吴宗璞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间及产量性状与主要发育阶段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含有秣食豆血缘的组合较栽培大豆品种间杂交组合,在植株形态性状上表现为植株高大繁茂、粒...
关键词:大豆 杂种一代 农艺性状 
三种不同类型大豆及其杂种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6
《作物学报》1994年第4期481-488,共8页杨琪 王金陵 杨庆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利用具有明显差异的3种不同进化类型的大豆,采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类型内及类型间共15个杂交组合。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明显不同。秣食豆在株高、节间长、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性状上具有增效作用;在...
关键词:配合力 农艺性状 大豆 杂种后代 
大豆蛋白质间接选择方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作物学报》1994年第3期316-321,共6页邱丽娟 王金陵 孟庆喜 
以五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大豆品种为试材,对其种子发育期间的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和干鲜重之比等8个性状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期望探索出与蛋白质含量有协同变化规律的指标.结果表明,各品种种子的蛋白质含量(%鲜基)与干鲜重之比...
关键词:大豆 蛋白质含量 间接选择 育种 
大豆品种表现型与配合力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中国油料》1994年第1期60-62,共3页杨琪 王金陵 
大豆植株的表现型与配合力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植株形态性状的亲本均值与F1、F2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里呈著或极显著正相关。F1、F2的主要产量性状的均值与相应世代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植株形态性状和...
关键词:大豆 配合力 相关 品种 
中国大豆主产区主要推广品种株型变化的回顾被引量:10
《东北农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209-213,共5页王金陵 
大豆株型的优劣是大豆能否高产稳产的关键,也是大豆育种中重要选择指标之一。本文所论及的株型,主要是由结荚习性,株高,倒伏性,分枝性,以及主茎发达程度等性状综合组成。一定的大豆株型须与一定的自然条件与耕作栽培水平与条件相适应。...
关键词:大豆 品种 株型 
秣食豆种质的遗传评价及其利用
《中国油料》1993年第2期68-71,共4页杨琪 王金陵 杨庆凯 吴宗朴 高凤兰 邹玉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研究了秣食豆与其它类型大豆间杂种后代的育种效果及遗传潜势。结果表明,含有秣食豆血缘的组合,植株高大繁茂,粒茎比小,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多,但百粒重小。含有秣食豆种质的类型间组合,内在遗传潜势最大。秣食豆种质向栽培大豆渗入...
关键词:大豆 种质资源 杂交育种 利用 
大豆花叶病(SMV)若干抗性鉴定指标分析被引量:2
《大豆科学》1993年第2期131-136,共6页廖林 王金陵 吴忠璞 高风兰 杨庆凯 
本文通过40个大豆品种的抗大豆花叶病鉴定,阐述了种传率、褐斑率和成株抗性三个抗性鉴定指标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种传率、褐斑率、成株抗性分别受不同基因控制。植株感染病后,任一指标为抗性,三项指标间不存在相关性。病株种子出苗率...
关键词:大豆 花叶病 抗病性 鉴定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感染大豆花叶病毒后一些生理生化性状的变化被引量:7
《中国油料》1993年第1期26-29,共4页廖林 赵荣林 张志权 王金陵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直板凝胶电泳等方法测定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接种SMVI—1毒株后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及酶活性。结果表明,感病品种和中感品种比健林分别多2条和1条酶带。感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是对照的14.5倍,其次是...
关键词:大豆 花叶病毒 生理 生化 
市场经济导向下我国各地大豆品种应有的适应
《大豆通报》1993年第1期9-10,共2页王金陵 
在农产品统购统销时期,统购时只计量不考虑加工品质,因而农业生产上强调种植高产作物,按一个地区粮食产额的大小论对国家的贡献。由于大豆在过去一段时期,主要用来制做副食,东北地区也限于作为食用的油来源,以及少量的出口,因此大豆被...
关键词:大豆 品种 适应性 
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及杂种后代对生态条件反应的研究
《东北农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313-321,共9页杨琪 王金陵 杨庆凯 吴忠璞 高凤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及杂种后代,在不同肥力条件下表现各异的适应性。瘠薄土壤条件下,植株高大繁茂、多分枝、进化程度低的为适应的生态型。肥力水平较高条件下,主茎发达、百粒重高、进化程度高的集约型品种表现适应。中等肥力水平下,株高...
关键词:大豆 生态条件 粒茎比 育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