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梅

作品数:16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审美审美化生态道德生态当代青年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教育学术月刊》《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校外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亚审美化兴起和传统美学的终结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22-128,共7页郑苏淮 林彬 秦红梅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亚审美文化的调查与研究>(编号:ZX0706)研究成果之一
亚审美化思潮只能是描述性的一种社会心理,亚审美化思潮研究和美学研究在方法和思路上存在较大差别,不是以概念和范畴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亚审美化解构了传统美学思想中的神圣性和永恒性,在一定意义上,应该承认或肯定审美中的神圣性和...
关键词:亚审美化 经典美学 社会心理 终结 
深生态道德:一种新型的道德观被引量:1
《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4期54-56,共3页王世民 王譞 郑苏淮 秦红梅 
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深生态道德研究”(08JA710021)
深生态道德的提出是后现代伦理对生态道德的研究走向深层的表现形式,是对生态道德的一次革命性递进。深生态道德不仅关注现代性生态危机的追问与批判,而且关注后现代性的生态道德规范,力图通过哲学等多种学科的运用和价值评价,解决生态...
关键词:深生态 后现代性 道德观 
论深层生态道德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1-6,29,共7页郑苏淮 王世民 王譞 秦红梅 
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深生态道德研究>(编号08JA710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阿恩.纳斯创立深生态学的时候,深生态学到底是科学还是伦理学就一直没有澄清。当我们深入对深生态学进行解读时,会发现深生态学其实就是一种关于生态的道德价值判断的学问。既然是一种价值判断,当然就不是自然科学。这种性质的判断,...
关键词:深生态学 深层生态道德 可能性与必要性 话语权 
深生态道德与生态道德辨析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48-52,共5页王世民 王譞 郑苏淮 秦红梅 
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深生态道德研究”(项目编号:08JA710021)的阶段性成果
从生态道德到深生态道德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也是一个"质变"的过程,更是基于哲学、政治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对生态道德的研究走向深层的过程。从深生态道德的历史模块、环境特征、实践维度去分析深生态道德的"深"的含意,对构建...
关键词:深生态 生态 道德 辨析 
造型艺术中亚审美形态的调查与分析
《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169-172,共4页林彬 郑苏淮 秦红梅 陈敏 
在现代社会中,亚审美形态的造型艺术作品正在广泛流行,同时现代人也习惯用亚审美的眼光欣赏各类造型艺术作品。它的特点是注重形象性、突出调侃性、社会化生产性,我们设计了一套调查大众审美取向和审美趣味的问卷,通过问卷分析大众对各...
关键词:造型艺术 亚审美 
论深生态道德的价值转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40-43,共4页王世民 王譞 郑苏淮 秦红梅 
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深生态道德研究"(08JA710021)
深生态道德是一种有别于浅层生态道德的道德模式。深生态道德的价值转向呈现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们从自然生态问题中反思人类的生态道德,探讨深生态道德的价值特征转向、价值取质转向、价值伦理学转向,以试图建立深生态道德的价值体系。
关键词:深生态道德 价值转向 价值特征 价值取质 价值伦理学 
深生态道德刍议
《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44-49,共6页王世民 王譞 郑苏淮 秦红梅 
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深生态道德研究”(项目编号:08JA710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深生态道德的提出是基于深生态学、伦理学等多学科对生态道德的研究走向深层的表现形式,是对生态道德的一次革命性递进。深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不同于生态道德,涉及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领域,形成和构架了包括深生态学在内的生态...
关键词:深生态 道德 原则 特征 
论现代造型艺术亚审美化的成因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134-137,共4页林彬 秦红梅 郑苏淮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造型艺术中的亚审美形态研究"(YS0909);江西省社科规划"十一五"规划项目"亚审美与当代青年的审美文化研究"(08WX17)
在现代的造型艺术中,以崇高为代表的经典审美正在退却,而以愉悦为代表的亚审美正在广泛流行,亚审美的流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原因是艺术范围的扩大与创作方式的改变;艺术品的市场化和艺术创作的商业化;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
关键词:造型艺术 亚审美 商业化 生活化 传播媒介 
亚审美冲击下古代文学教学的挑战与回应被引量:2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年第1期42-43,50,共3页秦红梅 
江西省高等院校教学研究教改项目(编号:JXJG-06-13-29)研究论文。
青年人在亚审美冲击下审美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特点。古代文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从民族文化中挖掘优秀的文化思想,介绍给他们,引导他们认真地研读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关键词:亚审美 古代文学教学 思考 回应 
曲尽构思表心声——例谈古诗中的“含蓄”
《中国校外教育》2008年第9期118-,共1页秦红梅 
含蓄,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充分运用语言的暗示性、象征性去启发、唤醒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发现作品字面意义之外的隽永深长的意味和情趣。因而,讲究含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也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之一。
关键词:构思 古代诗歌 联想和想象 字面意义 中国 运用语言 诗歌创作 暗示性 作品 特征 读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