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全

作品数:14被引量:3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王光祈中国传统音乐后蜀唐宋音乐传承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音乐探索》《音乐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日救亡运动造就的音乐大师——赵沨先生抗战时期在大后方的音乐生涯被引量:2
《音乐探索》2013年第1期89-91,共3页罗天全 
抗战时期,赵沨先生从1937年至1946年7月一直在大后方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和音乐工作。他的音乐生涯和祖国的命运密不可分。他在火热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磨砺出出类拔萃的音乐才能、广博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卓越不凡的领导艺术。他是抗日救亡运动...
关键词:赵沨 大后方 抗日救亡运动 音乐生涯 
她在民歌的海洋流连忘返——方妙英与楚地民歌研究
《音乐探索》2012年第2期27-30,共4页罗天全 
方妙英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和作曲家。她在民族音乐学、音乐创作和音乐教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笔者只能挂一漏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她的楚地民歌研究成果:一、楚宫、楚徵、楚羽体系民歌三声...
关键词:方妙英 楚地民歌 三声腔 哭嫁歌 五句子歌及其变体 
周畅先生与“因材施教”
《音乐探索》2011年第1期38-42,共5页罗天全 
周畅先生是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福建省音协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一生著(含合著)有6部音乐论著,100多篇音乐学术论文。他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因材施教"是周畅先生音乐教育...
关键词:周畅 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 
他促进昆曲艺术走向世界——王光祈《论中国古典歌剧》学习札记被引量:2
《音乐探索》2010年第2期13-16,共4页罗天全 
王光祈是第一位用外文向国外介绍昆曲的中国学者,他对昆曲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中。该文主要论述对象是昆曲涵盖了王光祈对昆曲有独到的见解。本文试作评析,通过大量实例分析,用比较音乐学的思维方式贯通王光祈...
关键词:王光祈 昆曲研究 《论中国古典歌剧》 
前后蜀是唐宋音乐传承的纽带被引量:6
《音乐研究》2010年第1期79-85,共7页罗天全 
唐天佑四年(907),梁王朱温逼唐哀帝禅位,延续了289年的唐王朝被后梁所灭,中国历史上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907-960)。
关键词:音乐传承 唐宋 后蜀 五代十国时期 中国历史 唐王朝 
奚琴、嵇琴、稽琴、二弦名实考被引量:1
《音乐探索》2009年第3期8-11,共4页罗天全 
奚琴原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奚族的乐器,始载于宋代陈旸《乐书》。奚琴在唐代传入中原,又名嵇琴。入宋后得以长足发展,亦名稽琴。它是我国最早见于史载的擦弦乐器。二弦是福建南音所用的主要乐器,其形制特点与奚琴极为相似,似为奚琴之后...
关键词:奚琴 嵇琴 稽琴 二弦 名实考 
南音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被引量:13
《音乐研究》2007年第2期29-35,共7页罗天全 
福建南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主要流传于以福建泉州为中心的厦、漳、泉闽南语系地区。数百年来,它也随着华侨华人的足迹扎根于海外。目前,南音已经广泛地传播到台、港、澳及东南亚等海外闽南籍华侨华人聚居地。由于南音独...
关键词:福建南音 传播与发展 海外 音乐文化遗产 华侨华人 中华民族 民族风格 乡土气息 
略论萧友梅的爱国主义思想被引量:3
《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30-34,共5页罗天全 
萧友梅的爱国主义思想始终贯穿着他的整个音乐生涯,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提倡“建立中国的国民乐派”,终生实践着“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第二,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音乐作品,为“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思想而放声呐喊;第三,倡导...
关键词:萧友梅 爱国主义思想 
“淡和”审美观的独特性与保守性
《音乐探索》2006年第2期98-100,共3页蒲薪竹 罗天全 
“淡和”审美观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一种重要的音乐审美观,它既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又存在一定的保守性。同时,它还对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创作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淡和 独特性 保守性 
佛、道音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被引量:1
《音乐探索》2005年第4期12-16,共5页罗天全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佛道两家学说曾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佛道音乐美学思想对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音乐审美观念 音乐审美情趣 音乐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