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蓉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耶律楚材少数民族诗人元代用韵研究蔡大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部教育研究(内江)》《牡丹江大学学报》《重庆三峡学院学报》《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逃离幽暗:虹影小说中重庆形象的文学性建构——以《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为例被引量:1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05-109,共5页胡蓉 
在《饥饿的女儿》与《好儿女花》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中,虹影主要是从叙述历史、空间叙事与女性叙事的角度展开对重庆形象的文学性建构。首先,虹影在历史维度上主要书写了重庆南岸饥饿的大饥荒年代与苦难的文革年代;其次,虹影将写作视阈...
关键词:虹影 《饥饿的女儿》 《好儿女花》 叙述历史 空间叙事 女性叙事 
陈衡哲短篇小说集《小雨点》的形象学分析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11期71-73,共3页胡蓉 
本文拟对现代女作家陈衡哲的短篇小说集《小雨点》作形象学的浅析,力图从文本中挖掘出作者所建构的独特异国形象。本文基本以小说发表的时间先后顺序作一线性观察,分别从作者塑造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领域去观照注视者对他者的文学书写。
关键词:陈衡哲 《小雨点》 形象学 他者 
李劼人小说中的四川方言与文化内涵——重读《死水微澜》
《钦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9期25-29,共5页胡蓉 
李劼人的《死水微澜》中包孕着丰富的四川方言和蜀地文化。因而,可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来探微蜀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意蕴。从女性个人的婚恋观念到作为群体活动的一种独特的古傩文化现象,再到一种特殊的群体组织——四川哥老会,最后上...
关键词:《死水微澜》 蔡大嫂 古傩文化 袍哥 哥老会 
人鬼恋母题下的大陆、台湾、香港通俗小说之比较——以《鬼恋》《鬼丈夫》《胭脂扣》为例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55-58,157,共5页胡蓉 
以徐訏的《鬼恋》、琼瑶的《鬼丈夫》和李碧华的《胭脂扣》三篇人鬼恋题材的通俗小说为出发点,致力于探寻三部小说对人鬼恋这一文学母题的不同方式的超越,并且在这种人鬼恋书写表层之下深入挖掘其中内蕴的区域特色和文化蕴涵,在文本细...
关键词:《鬼恋》 《鬼丈夫》 《胭脂扣》 母题 区域特色 
白话文运动中的陈衡哲小说创作——以《小雨点》为例
《太原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55-59,共5页胡蓉 
陈衡哲两个版本的短篇小说集《小雨点》共计十一篇小说。自《一日》始,陈衡哲有意识地进行白话文小说的文体实践和形式实验。此后,她开始把笔墨放在写人和写寓言上,并融入西方现代小说的精神和技巧,同时,在女性主义写作上也呈现了其白...
关键词:白话文 陈衡哲 《小雨点》 
李劼人小说中的四川方言与文化内涵——重读《死水微澜》
《西部教育研究(内江)》2015年第4期57-61,共5页胡蓉 
《死水微澜》是一个文化汇集的世界,首先是四川方言,其次是生存文化,从女性个人的婚恋到蜀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古傩文化,再到一种特殊的群体组织——四川哥老会;再次是民族国家文化,国家层面上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异质文化,从这些...
关键词:《死水微澜》 蔡大嫂 古傩文化 袍哥 哥老会 
冯时行诗韵研究被引量:2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44-47,共4页胡蓉 
本文对宋代重庆籍著名诗人冯时行诗词用韵作了穷尽式的考察,旨在了解其用韵的时代和地方特点。冯时行虽然基本上是按照宋代通语押韵,但一些用韵反映了当时的四川方音,有的还可能只是当时的重庆方音。
关键词:冯时行  韵部 押韵 
《骆驼祥子》“是”字句浅析
《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46-51,共6页胡蓉 
"是"在现代汉语中的词性和用法颇多争议,本文赞成将表示判断意义的"是"叫做判断动词,并根据"是"后面构成成分性质的不同,把《骆驼祥子》中所有作为判断动词的用例进行了分类。
关键词:《骆驼祥子》 现代汉语 词性 语法 老舍 语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