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翔

作品数:16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和谐管理新时期高校民国年间高校戏剧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戏剧》《非遗传承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艺术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教育高地建设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技术时代下的戏剧影视教育之思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6期52-57,90,共7页赵炳翔 孙韵丰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全面应用标志着新技术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元宇宙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涌现,以及近期基于大语言模型的Chat GPT所引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升级浪潮,都在改变着人类生存的每一处细节,这为戏剧影视教...
关键词:新技术 戏剧影视教育 以人为本 学科交叉融合 
一路走来,一路芬芳
《非遗传承研究》2023年第1期1-1,共1页赵炳翔 
蓦然回首,《非遗传承研究》已经走过了整整7个年头,出版了28期,如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知网CNKI)、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收录期刊、超星学术期刊“域出版”来源期刊...
关键词:龙源期刊网 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 核心期刊 蓦然回首 非遗传承 数据库 收录期刊 
推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艺术教育》2017年第Z7期12-13,共2页赵炳翔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学院动画(游戏)专业自成立以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中心,结合上海的人才、市场优势,积极探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对外交流项目开展、项目制教学导入和科学研究引领形...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影视学院 师范大学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动画专业 
论民国年间戏曲唱片资料的保护——以中唱上海分公司为例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17年第5期121-133,共13页赵炳翔 
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民国年间,戏曲界曾出现过众星闪耀、佳曲荟萃的盛景,这与西方唱片科技的勃兴和发展密不可分。留声机和唱片工业的介入,使得第三类型戏曲——“唱片上的戏曲”与“舞台上的戏曲”“文本上的戏曲”...
关键词:唱片资料 民国年间 戏曲界 唱片公司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上海 保护 戏曲艺术 
舞台空间观念在视觉艺术中的表现及拓展被引量:4
《艺术百家》2016年第4期197-199,共3页赵炳翔 
舞台艺术和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段和观赏心理有着先天差异,因而二者在空间处理和舞台布局上也大相径庭。然而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舞台作品被搬上银幕,一方面成为视觉艺术在内容上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影像的空间表现方式...
关键词:舞台艺术 空间观念 视觉艺术 表现形式 
民国年间上海京剧唱片概论被引量:1
《戏剧艺术》2016年第3期112-123,共12页赵炳翔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民国年间的京剧唱片研究>(项目编号:15BB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9世纪末,留声机与唱片传入我国。20世纪初,西方唱片公司主动开拓中国市场,英国留声机、胜利、百代等著名唱片公司纷纷来华录音,并成立跨国公司,以实现产业"本土化",从而谋求丰厚的商业利益。上海由于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迅速成为了...
关键词:民国 上海 京剧 唱片 研究 
透视中国百姓的戏剧审美趣味 从新编越剧《狸猫换太子》谈起
《上海戏剧》2015年第12期48-51,共4页赵炳翔 
新编越剧《狸猫换太子》自从搬演之后,众口交赞,不但满足了老观众对越剧的审美需求,吸引了许多本来对戏曲缺少兴趣的青年观众,还赢得了戏曲专家的高度赞赏,使得剧中陈琳的扮演者吴凤花凭此而获"二度梅"。
关键词:狸猫换太子 中国百姓 众口交赞 金丸记 审美趣味 元杂剧 宸妃 扮演者 龙图 金水桥 
产业视域下的微电影类型研究
《当代电影》2014年第12期113-116,共4页赵炳翔 
微电影产业已初具规模,其商业价值不容忽视,因而"微电影类型"作为标准化的产品规范,不仅是产业的自觉选择,也将是市场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微电影的民间性和草根性,使之成为视频行业中少见的"自由之地",它不自觉地承担了舆情监督和社...
关键词:产业 微电影 类型 
论戏曲音乐的传承和创新
《戏曲研究》2014年第2期216-225,共10页赵炳翔 
在丰富的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毫无疑问,戏曲是最璀璨夺目的珠宝之一。它融合了民族的文学、民族的音乐、民族的舞蹈、民族的表演、民族的杂技、民族的服饰,等等。一句话,它体现着民族的审美趣味。而在这诸种元素中,音乐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审美趣味 一曲多用 人物形象 凤阳花鼓 人物性格 《智取威虎山》 乐素 《霸王别姬》 艺术宝库 民歌 
戏剧教育进中小学的实践
《艺术教育》2013年第10期24-25,共2页赵炳翔 陈劲松 
戏剧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陶冶和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让他们在戏剧的规定情境中,体验人生百态、洞察人性善恶,从而认清自我,并进一步增强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与理解。戏剧教育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既有针对戏剧专业学子的专才、精英...
关键词:戏剧教育 中小学 实践 审美情趣 规定情境 人性善恶 世界本质 精英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