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金菊

作品数:22被引量:8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铜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共同体微格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与社会(下)》《生态文明新时代》《铜仁学院学报》《贵州民族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年第11期91-93,共3页黄梅 龙金菊 
国家民委2023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2308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增强“五个认同”及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的应然之需。但因部分高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深化认识不足、开展民族“三交”教...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思政课 困境与进路 
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理论基础、符号标识与意义建构被引量:2
《探索》2024年第3期37-49,共13页龙金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研究”(21CMZ020),项目负责人:徐欣顺;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铜仁学院专项联合课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紧密融合路径研究”(GZLCLHZX-2023-13),项目负责人:龙金菊;铜仁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互嵌的情感路径研究”(TRXYDH2010),项目负责人:龙金菊。
形象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内在体系,是主客体之间发生有效互动与联结的重要载体。形象分析是厘清各种关系图式分野、对人类所需的意义进行阐释的客观需要。关于形象的研究主要形成图像论、符号论与意识形态论三种理论取向,这些理论都突...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 文化符号 
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中的民族生态文化叙事——以贵州松桃桐壳碱面为个案
《广西民族研究》2024年第2期130-138,共9页龙金菊 刘剑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贵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4RW48)。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有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逻辑形成的一种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明新形态。它既是宏大的战略命题,也是微观的生活命题。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离不开深厚的民族生态文化根...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 民族生态文化 传统手工艺 生态文明 桐壳碱面 
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理路——基于共同体秩序的分析视角被引量:6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7期42-50,183,共10页龙金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1ZD044);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贵州民族互嵌型社区精细化治理研究”(21GZYB53)。
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都蕴含着共同体的秩序建构问题。基于中西方秩序研究的基本思路,中华民族共同体秩序研究应该兼容“秩序何以可能”和“秩序应当如何”的逻辑理路,形成一个体系化的分析框架。从尊重各民族群众的主...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互嵌 全方位嵌入 共同体 秩序 
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政治心理生成机制被引量:4
《民族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80-88,共9页龙金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1ZD044);贵州省社科联、铜仁学院专项联合课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紧密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001);铜仁学院一流本科教育专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LBK-2021003)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政治战略及其宣传教育常态化推进,本研究认为其具有鲜明的政治心理属性,具体表现为政治战略性、思想引导性与心理可塑性特征。由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及其教育发展较晚,在高校教育推行中有必...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心理 
保护、弘扬与认同:黔东红色革命遗址文化价值研究被引量:2
《铜仁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31-40,共10页梁正海 龙金菊 刘剑 
2022年度贵州省出版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黔东红色文化研究”;铜仁学院困牛山壮举红色文化研究重大委托课题“困牛山等黔东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调查研究”(TYZD202207);铜仁学院硕士点及学科建设研究项目“博物馆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trxyxwdxm-080);铜仁学院一流本科教育专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模式研究”(2021003);铜仁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校本项目“黔东红色文化保护与价值转化机制研究”(trdj2217)。
多维构建红色革命遗址的文化价值,是提升文化自信、发掘文化动力、汇聚中华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合力的时代要求与意义所在。黔东红色革命遗址文化价值的开发与萃取,对客观认识历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整体性研究党史推动党史教育常态化、...
关键词:红色革命遗址 红色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中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基于贵州石阡困牛山红色革命遗址的考察与思考被引量:7
《铜仁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39-49,共11页龙金菊 梁正海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贵州民族互嵌型社区精细化治理研究”(21GZYB53);铜仁学院困牛山壮举红色文化研究重大委托课题“困牛山等黔东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调查研究”(TYZD202207);铜仁学院硕士点及学科建设研究项目“博物馆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trxyxwdxm-080);铜仁学院一流本科教育专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模式研究”(2021003)。
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一方面既要积极激发红色文化对村庄发展的铸魂赋能作用,一方面也要通过村庄的整体性发展促进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与传播。贵州石阡困牛山村作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关键词:红色美丽村庄 红色革命遗址 红色文化 乡村振兴 
发挥生态文化的铸魂赋能作用——基于贵州省铜仁市高质量实施“生态立市”工程的探讨
《生态文明新时代》2022年第2期20-22,共3页梁正海 龙金菊 杨秋萍 
铜仁市委重大决策课题“铜仁市高质量实施‘生态立市’工程路径研究”成果(编号:2021012)。
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不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对立物,而是长期共生共荣的整体。铜仁市依托传统村落保护增强文化生态自信与文化自觉,依托街区名镇发展文化生态产业,依托革命遗址形成红绿相映的文化生态,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为自然生态铸魂赋能,构...
关键词:文化生态 铸魂赋能 生态立市 绿色发展 
记忆、认同与共生:兼论“爱国汞”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逻辑被引量:11
《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6期22-29,共8页龙金菊 高鹏怀 
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贵州万山丹砂矿业文明核心价值研究”(2018jd146)
在新时代民族关系及其发展语境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讨论离不开对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的现实性关照。基于"丹砂王国"转型发展个案,从其矿业文明中所蕴含的"爱国汞"精神可以有效探寻这一区位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区位文化 “爱国汞”精神 万山 
“共同体”语义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被引量:15
《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2期10-17,共8页龙金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18VSJ092)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新时代我国多民族国家建设的核心议题。文章试图从"共同体"这一基础理论的理顺与探讨出发,欲想回归"个体——共同体"这一组关乎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础话题,以打开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维度。并强调贴合中国实...
关键词:共同体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