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传勇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霍桑《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人性观性格自然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池州学院学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英语》《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比较法”的大学英语教改内涵与创新发展路径
《现代英语》2023年第6期29-32,共4页乐传勇 
在教育体系里教学模式是高校课堂整体走向的关键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教师对教学模式的全局看法和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为了体现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综合素质发展能力,"比较法"模式教学在学科知识...
关键词:比较法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优化 
论霍桑的“无意识”人性观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37-40,共4页乐传勇 
美国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早期开创者之一,其小说和人物刻画大量运用了心理分析技巧。文章借助荣格的无意识理论,特别是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以及从众求同原型和阴影原型等概念来分析霍桑笔下...
关键词:霍桑 荣格 “无意识” 人性观 
探析霍桑的自然观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49-52,共4页乐传勇 
深受宗教和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纳撒尼尔·霍桑在其作品中经常描写与刻画人性的善与恶,众多专家和学者也因此钟情于研究其复杂与矛盾的人性观。其实,霍桑的自然观和人性观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善恶冲突与并存的自然观""超验主义自...
关键词:纳撒尼尔·霍桑 自然观 人性观 善恶冲突 
从马克思实践生存论看霍桑的人性观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46-48,共3页乐传勇 
主要从马克思实践生存论的视角看待霍桑的人性观,同时结合"广义人性观"与"狭义人性观"去探析霍桑作品及本人思想中的人性观的冲突、变化与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生存论 霍桑 人性 矛盾 
霍桑作品中“原罪”和“本罪”的交织与矛盾探析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41-44,共4页乐传勇 
安徽省教育厅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资助项目(2010SQRW070ZD)
霍桑的许多作品都同时充满着"原罪"和"本罪"的思想,两种思想交织、冲突在一起,体现了霍桑罪恶观的矛盾性。从《圣经》中的"原罪"与"本罪"思想出发,探析霍桑作品中"原罪"和"本罪"思想之间的交织与矛盾,进而探讨霍桑罪恶观的矛盾性。
关键词:霍桑 “原罪” “本罪” 
从动态顺应看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被引量:2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14-115,共2页乐传勇 
指示语是联系语言结构同语言使用的语境之间的纽带,对指示语的正确理解是成功交际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此将从顺应论的角度对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进行讨论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得出结论: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体现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 顺应论 指示映射 
劳伦斯与爱默生的自然观被引量:1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5-7,43,共4页乐传勇 
主要从不用视角去分析劳伦斯和爱默生的自然观,论证分属不同地域和时代的两者自然观的类似。主要从泛神论自然观、生命力和超验主义自然观、原始主义和辩证主义自然观这几个方面进行探析。最后指出两者自然观对于社会的意义。
关键词:泛神论 超验主义 原始主义 辩证主义 
劳伦斯两短篇小说中的“疯子”被引量:2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8期167-169,共3页乐传勇 
从劳伦斯的两短篇小说《普鲁士军官》和《公主》中"疯子"的形象,可以看出劳伦斯思想的游离性以及对人际关系和男女关系的探索、如何去治疗"疯子"和劳伦斯建立和谐社会的人生主题。
关键词:劳伦斯 疯子 游离 结合点 人际关系 和谐 
《呼啸山庄》与《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和谐建立之异同
《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78-80,共3页乐传勇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自然与文明对立的主题尖锐化,这在许多这一时期的英国小说中都有所体现,包括艾米莉·勃朗特和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作品。本文探讨的是《呼啸山庄》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体现的自然与文明的和谐...
关键词:和谐 重建 和解 
性格双重性与性别二元对立的消解——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被引量: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85-87,共3页乐传勇 程文华 席绪慧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探讨男女两性关系的一部重要小说,小说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的完美结合表达了他两性理论中理想的男女关系。本文力图展现这种人物性格的双重性,分析这种双重性的塑造消解了性别的二元对立,从而达到了这种理...
关键词:性格双重性 性别二元对立 两极平衡 双性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