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

作品数:13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音节节律普通文字学文字学《诗经》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艺术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文化研究》《黄河之声》《北方音乐》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口误类型看汉语音节的内部机制与认知模式被引量:2
《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122-142,207,共22页何丹 沈家煊 
基于对实际发生的口误的分析,可以说明汉语音节的内部机制和认知模式,其音段组织按“1-2-4”指数级机制逐层扩增,并藉声调的“不可分割”性质,保护并决定汉语音节的整体型特征。发现汉语音节机制代表的是一种“关系”,使得西方学术界在...
关键词:口误 音节 指数级机制 音乐单位拍 物理光子 
试论音乐节律机制中的静态框架与动态程序——兼论美国节律模式的缺环
《北方音乐》2016年第6期209-209,共1页何丹 何燕 
音乐节律机制包含静态框架与动态程序两个部分;而美国节律音系学所开创的节律模式,显然缺失了后一部分。本文论证了完整的音乐节律机制的构成,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方案,以进一步形成音乐与语言共享新的节律饮系理论模式。
关键词:节律 框架 程序 
试论音乐中的“上帝粒子”及其生成程序和内在原则
《黄河之声》2016年第5期17-17,共1页何丹 何燕 张旭光 
本文根据"相似性"原理,论证了音乐节律机制中的"上帝粒子"及其引动的一整套"动态生成程序"和"功能决定结构"的核心原则。
关键词:音乐 节律 “上帝粒子” 生成程序 原则 
略论节律音系理论的跨学科特性及其“模式示范”意义被引量:1
《才智》2014年第3期65-65,共1页何丹 何燕 
节律音系学创立了一种"跨学科模式",即通过诸多学科间的系联,攻克学术难题,实现重大飞跃,因而,具有"跨学科模式"的"模式示范"意义。
关键词:节律音系学 跨学科模式 示范 
浅论音乐节律时格配置与计算机编码的共享机制:二进制编码机制被引量:2
《音乐时空》2014年第1期104-104,共1页何丹 何燕 
本文通过对音乐"节律栅"时格机制和计算机编码机制的分析比较,揭示了两者的共性——都采用"二进制"编码原理。在此基础上,对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仿机"和"仿真"之争,进行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二进制 音乐节律栅 计算机编码 
试论人类语言音节重量的动态评估模式
《才智》2013年第7期233-233,共1页何丹 何燕 
,鉴于目前的音节重量评估模式的类型局限,本文重新设置了新的人类语言的音节测重模式——动态测重模式;并进行了检验,证明了新模式的普遍适用性。
关键词:音节重量 评估模式 动、静范畴 
《诗经》四言体兴衰探论被引量: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31-139,共9页何丹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课题资助项目(Z04YY0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资助项目(205000-811331)
《诗经》"四言体"的结构呈现为一种"二二.四"式语音—节奏框架。其压模范围覆盖了周代诗乐舞诸范畴,形成了汉语四言结构的"绝对压模"时代。"诗体"的典范——《大雅》诗组规整的句式,其实是周代"双音钟"制约下的雅乐节奏的折射。而雅乐...
关键词:“诗体” 绝对压模 双音钟 井田制 
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2期173-179,共7页何丹 
中国凤文化源于史前的鸟文化。周革殷命,周王朝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在殷商时期"帝使凤"观念的基础上。发动了空前绝后的崇凤热潮。凤凰升华为百鸟之王,成为国家统一、四海升平的象征,并与"中国"最具经典意义的形象——龙配合,"定格"为...
关键词:风鸟王朝 铜器纹饰 祀凤卜辞 帝使 龙凤呈祥 
试论汉语的音节结构与认知模式——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经典案例(“爱”[ai]的发音)”谈起被引量:4
《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第1期201-206,共6页何丹 
浙江省重点规划项目:《表意文字研究》(Z04YY0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来自印欧语社团的初学者,往往在汉语音节的发音上不得要领。音节结构其实是一定语言"主音位"的配列模式。印欧语的主音位只限于音质音位,音节配列其实就是音质音位在单线性轨道上的组合,音素成为唯一的实体性语音单位...
关键词:音节 结构 类型 主音位 调位 语音感知 基础单位 
女书消亡的文字学思考被引量:6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100-106,共7页何丹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课题(Z04YY01)
中国江永女书是一种“借源改性”、曾在小范围内流行的女性专用文字系统,今天它已正式消亡。从普通文字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可以发现,女书消亡的深层原因在于其字符的直接表音功能无法高度适应汉语的特性。汉语的单音节孤立型类型特性,决...
关键词:汉语 汉字 类型学 女书 假借字 形声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