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梅

作品数:12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民国时期荒政国民政府教师群体清末民初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史》《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减灾》《历史教学(下半月)》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洋教习与近代河北教育被引量:1
《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61-65,共5页刘玉梅 
清末,河北为发展近代新式教育,解决师资短缺问题,不惜重金从外国聘请了一批洋教习。他们分布于河北高、中等学堂和师范、军事、法政、农工商等各专门学堂,为河北近代新式学堂教育体系的建立、新学科的建设和多学科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一定...
关键词:清末 河北 新式教育 洋教习 
等离激元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应用物理》2011年第3期102-107,共6页刘玉梅 王新占 戴万雷 路万兵 郭少刚 于威 李晓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878040);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E2009000208)的支持。
为了更高效地把光能转化为电能,研究人员尝试着在薄膜太阳能电池设计中引入金属纳米粒子的等离激元结构。通过等离激元对光的引导和限制,在降低电池的吸收层的物理厚度的同时能够保持薄膜电池较强的光吸收特性,在制备便宜高效的薄膜电...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 等离激元 光捕获 
民国时期灾后乱象解析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年第2期234-235,共2页刘玉梅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发,灾后背井离乡、封建迷信活动盛行以及"人市"等非正常现象往往随之更加严重,这种现象反映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痼疾,如国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下、抗灾能力极低以及政府救灾不力等,这也是当时社会政治腐败、科技不发达以及...
关键词:民国时期 自然灾害 灾后现象 
民国时期永定河的泛滥与治理被引量:3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0-14,共5页刘玉梅 
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编号:S2010429)
民国时期,永定河泛滥成性,民国38年间,泛滥17次,平均2年左右一次,成为对京津危害最大的害河之一。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比较重视永定河治理,采取了一些治标治本措施。在治理过程中,注重采用近代科学技术、注重标本兼治和整体规划,体...
关键词:民国时期 永定河泛滥 永定河治理工程 
国际救助与近代中国赈灾——以1920年华北五省旱灾的赈济为例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上旬)》2010年第7期39-40,共2页刘玉梅 
在中国灾荒救济一直是政府基本而主要的职能。进入近代以来,中国救灾事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主要是救灾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民间义赈外,国际力量开始加入到中国灾荒的救助中。1920年华北五省大旱灾中的国际救助就是典型一例。
关键词:近代中国 国际力量 大旱灾 救助 华北 赈济 赈灾 近代以来 
民国时期河北水灾频发的原因探析被引量:2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91-93,共3页刘玉梅 
河北地处华北,按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而言,应以旱灾为主。但是民国38年间,河北的水灾竟超过旱灾,打破了传统"南涝北旱"的说法,成为对河北危害最大的灾种。文章通过对民国38年河北水灾情况进行简单梳理分析发现:民国时期河北水灾的发生...
关键词:民国时期 河北 水灾频发 原因分析 
1920年华北五省旱灾中的国际救助被引量:1
《中国减灾》2010年第A1期46-48,共3页刘玉梅 
汶川特大地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家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其实,国际社会救助中国灾荒并不始自今日,在近代就有了。近代以来,外国列强侵入中国,给中国人民造成很深伤害。
关键词:华北五省 国际社会 汶川 救灾活动 万民伞 本笃十五世 收容难民 安东县 青年会 华洋 
革新中的抚旧:晚清政府安置旧式文人之举措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7年第3期31-35,共5页刘玉梅 
清末科举制的废除,使近百万旧式文人的安置问题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为了稳定局面,安抚民心,清政府采取多种方式,为他们广筹就学、就业出路,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晚清政府 旧式文人 安置措施 
清末民初教师群体过渡性特征分析被引量: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111-114,共4页刘玉梅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化时期,随着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出现了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职业群体——教师群体。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官、私塾先生,也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教师,而是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即群体的构成新旧杂糅...
关键词:清未民初 教师群体 过渡性特征 
民国时期河北灾荒防治及成效述论被引量:11
《中国农史》2003年第4期95-101,共7页池子华 刘玉梅 
民国时期河北灾荒较前更为严重 ,无年不灾、多灾并发 ,危害面广是这一时期灾况的基本特征。在诸多自然灾害中 ,以水、旱、蝗三灾为主 ,其中 ,又以水灾危害最大。面对灾荒 ,各届政府都采取相应措施救灾 ,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同 ,防治成效存...
关键词:民国时期 河北 灾荒 特点 救灾措施 防治效果 荒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