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

作品数:50被引量:12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人面桃花》现代作家中国现代作家残雪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写作(中)》《当代电视》《文艺评论》《齐鲁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方科幻技术想象图谱——从机器拜物教到后人类情动被引量: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76-82,共7页刘雨 刘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WW027);吉林省教育厅项目(JJKH20190370SK)。
人与技术的关系是西方科幻小说中的关键性问题。随着技术精英阶层在现代社会中的形成,坎贝尔式科幻奠定了技术在科幻发展历程中的核心地位,技术成为人身体和意志的双重扩张。而当技术崇拜走向极端,后工业时代的技术想象逐渐嬗变为一种...
关键词:科幻小说 机器拜物教 技术 后人类 
中国科幻文学瘟疫叙事中的共同体想象
《文艺争鸣》2022年第9期161-166,共6页刘赫 刘雨 
自古至今,瘟疫作为一种灾难性自然现象,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生存与发展历程而存在,不仅仅是作为某种被忽略的“背景杂音”(1),甚至会上升为决定人类文明生死存亡的“主旋律”,成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2)随着...
关键词:中国科幻 人类文明 瘟疫 共同体想象 自然现象 主旋律 现代化 基本参数 
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革——以安部公房“失踪三部曲”为中心
《外国问题研究》2021年第4期26-32,116,共8页邵一平 刘雨 
安部公房在20世纪60年代创作了著名的“失踪三部曲”,包括《砂女》(1962)、《他人的脸》(1964)和《燃烧的地图》(1967)。在这三部作品中,安部公房笔下的人物都呈现出一种找不到归属的“无根”的精神状态。“失踪”或“无根”既体现了194...
关键词:安部公房 “失踪三部曲” 日本人 历史意识 
非虚构文本《生死十日谈》承载的“底层之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17-125,共9页王行 刘雨 
孙惠芬《生死十日谈》对辽南农村自杀问题的直面,源于她的文学立场和观念,她认为“在文学里,最温暖的烛光应该烛照阳光背面、阴影和黑暗”。《生死十日谈》以强烈的底层意识,以独特的“非虚构小说”文学形式,以非虚构叙事的纪实策略营...
关键词:孙惠芬 非虚构 非正常死亡 底层之痛 
我国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价值评析及趋势预判
《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114-118,共5页张劲雨 刘雨 
少数民族网络文学既是我国网络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当代文学的重要部分。在网络创作日益繁盛的背景下,少数民族网络文学范式及风格也表现出自身特点,如文体式样相对集中、母语创作比较活跃以及地域色彩明显等。从当代文学史建...
关键词:少数民族 网络文学 多民族文学史 多元一体 
新时代扎实推进全民阅读的思考
《出版广角》2019年第6期27-29,共3页张劲雨 刘雨 
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我国全民阅读活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阅读行为难以持续连贯、阅读质量低等问题。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随之改变。文章分析了...
关键词:全民阅读 公益阅读 推进方式 
《北鸢》:历史的回望与文学的缅想
《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10期258-262,共5页王行 刘雨 
作为向《红楼梦》致敬的"新古典主义小说"代表作,《北鸢》蕴含着深沉的传统文化气息。全书以充实的史料积累、精到的语言、细腻的人物刻画和严谨的叙事带领读者开启一场"梦回民国"之旅。《北鸢》一方面以工笔的方式着力刻画主人公卢文...
关键词:《北鸢》 人物形象 儒家传统文化 尊严书写 叙事策略 
影视文学创作研究——评《影视文学写作教程》被引量:1
《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6期113-113,共1页张劲雨 刘雨 
影视文学是电影文学与电视文学的总称,影视文学能对生活做出综合的体现,能运用形象思维以及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展现社会生活、表达思维感情,唤醒人们对审美的感知。《影视文学写作教程》由总纲及短片写作,创作一个标准电影剧本和电视...
关键词:影视文学 写作教程 创作研究 电视文学 影视剧作 社会生活 形象思维 电影剧本 
探析纪录片《中国通史》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当代电视》2018年第3期57-58,共2页张劲雨 刘雨 
在当前国学热的浪潮下,出现在荧屏上的国学节目数不胜数,但能够兼顾学术与通俗的优质节目却少之又少。中央台播出的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节目集中展示了中华文明从诞生之初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间的重大事件...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通史》 历史纪录片 蕴含 辛亥革命 中华文明 文化知识 雅俗共赏 
本土经验视阈下的民间写史——贾平凹《老生》的历史叙事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54-58,共5页费鹏 刘雨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01030)
贾平凹的小说一向具有"传统性"与"地方性",《老生》是其近年来代表性作品之一。作家从《山海经》中得到启发,形式上借鉴《山海经》的空间性结构,回归中国古典小说传统;文本中融入"人类原始的集体无意识"的意象,蕴含中国传统的天人之道,...
关键词:本土经验 历史叙事 民间写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