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运

作品数:10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假借字源流误解转注字《说文解字》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同化的三个“易”字的本义问题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61-61,共1页孙中运 
《光明日报》2011年8月1日的《国学》专栏有《〈易〉源于“赐予”吗?》一文,作者是任继防先生。文章把《周易》的“易”的本义和卜辞的“ ”(也释为易)的本义混为一谈。也把蜥易之“易”( )混在一起。
关键词:同化 《周易》 《国学》 "易"字 
甲骨文“■”字应释为“書”字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74-74,共1页孙中运 
《甲骨文字诂林》3095页的"ね"释作"聿"字。罗振玉:"《说文解字》聿所以书也,从聿一声,此象手持笔形,非形声字也。"此书的主编于省吾先生按语是:《说文》有聿字,谓,手之走巧也,从又持巾;又有聿字,谓所以书也,楚谓之聿,...
关键词:甲骨文 《说文解字》 《说文》 罗振玉 
正确理解转注字的三个重要问题——和陈殿玺先生商榷之三被引量:1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57-60,共4页孙中运 
此文是和陈殿玺先生探讨"转注字"这个六书中千古之谜的三个重要问题:第一,正确认清"转注"二字是"转语注声"的缩语,"转语"是分化转注字的原因,"注声"是形成转注字的过程,这是揭开这个千古之谜的关键问题;第二,正确理解"考""老"二字的关...
关键词:转语 注声 形声 转注 
澄清几个概念的内涵——与陈殿玺先生商榷之二被引量:1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68-71,共4页孙中运 
《质疑义旁表字义的转注说》对转注的一些概念的内涵有误解,现逐一澄清。
关键词:概念 误解 澄清 
从转注字的例字谈起——与陈殿玺先生商榷之一被引量:1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54-58,共5页孙中运 
陈殿玺先生的《质疑义旁表字义的转注说》对转注字的例字有不少误解,如误解"眼,目也"是引申义,"目"与"眼"不同义;误解"香"和"馨"不是一个概念;误解""字是少数民族的语言,说成是转注;误解"巴巴""爸爸"是联绵字;误解"老"是转注字,又是会...
关键词:质疑 误解 转注字 
谈“无”字的形、音、义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66-66,共1页孙中运 
关键词:分化字 假借字 表义 被借字 象形字 
汉字释义不可戏说——同《汉语密码》的作者唐汉先生商榷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77-78,共2页孙中运 
《汉字密码》一书中认为“风”字是“凤鸟放屁”;“犹”字是“狗醉酒时的形状”;“狗”字是“狗交配”。其实这些解法都是错误的,对汉字的释义应以汉字造字的规律与特点为依据加以分析,而不能凭个人的主观想象作戏说。
关键词:《汉语密码》    
试谈“加”字的本义和源流——同袁庆德先生商榷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66-67,共2页孙中运 
袁庆德在"古今字与古文字本义的考释"一文中对"加"字的解释不准确。"加"字的"力"旁不是"耒",也不是"犁";"加"字不是"驾"和"嘉"的右字。从其源流进行考证,"加"字应是"歌"的初文。
关键词:“加”字 本义 源流 
“師”字的源流被引量:1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57-58,共2页孙中运 
关键词:“師”字 起源 象形字 假借字 “师”字 《说文解字》 “币”字 
“著”字的源流被引量:2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45-46,共2页孙中运 
为“著”字疏浚源流。“艹至 著”的“著”是从草头者声的形声字 ,是“著”字的本字 ,是“著”字之“源”。“显著”之“著”与结构草头无关 ,是借声表义的假借字 ,是“著”字之“流”。“着”字是“著”字的讹化字 ,已约定俗成 ,也是...
关键词:"著"字 源流 形声字 假借字 通假字 "着"字 讹化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