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克诚

作品数:32被引量:7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意象叙事模式聊斋志异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与无神论》《图书馆学刊》《教育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齐鲁文化中的财富治政思想述论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62-72,共11页孙克诚 
先秦齐鲁诸子的财富论说相互补充融通,构筑了丰厚的财富思想体系,其对中国社会财富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主导性作用。财富治政论与财富伦理论是齐鲁文化中财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富治政论从社会或国家管理的认知维度,站在治政者立场上,...
关键词:齐鲁文化 财富 治政 管理 思想 
唐朝的鲤鱼
《民主与科学》2018年第1期77-78,共2页孙克诚 
作为一条自由自在的鲤鱼,悠游在唐朝的河流里无疑是最幸福的。彼时是鱼洵乐,出游从容,真是个鲤鱼子孙繁衍生息的黄金时代啊。可是鱼儿的游乐之享,并非因为大唐一统帝国的赫赫声威,使得河溪之中水草丰茂、饵料丰盈,或者让天敌们生畏远遁...
关键词:鲤鱼 唐朝 自由自在 黄金时代 繁衍 水草 天敌 
略论国学教育对素质教育的资源助益被引量:4
《教育评论》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孙克诚 
当前素质教育与国学教育并行,从起源、实施范围、教育指向、教育目标看,二者有区别,但在教育目标与内容上有契合之处。由此,国学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可在道德教育、伦理教育、智慧教育、审美教育、生态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提供诸多教育资...
关键词:国学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资源 
齐鲁文化中的财富伦理思想述论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79-88,共10页孙克诚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课题(2012123)
先秦时齐鲁诸子诸多的财富论说互相补充融通,构筑了丰厚的财富思想体系,其对中国社会财富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导向性作用。财富伦理论与财富治政论是齐鲁文化中财富思想的重要组成。财富伦理论是从大众或个人道德固守的认知维度,立于社会...
关键词:齐鲁文化 财富 伦理 道德 财富观 思想 
刘文典的骨鲠、狂慢与刻薄
《民主与科学》2015年第2期66-68,共3页孙克诚 
中国现代史上一批学人、大师中我行我素个性鲜明者甚多,留下许多逸闻趣事,令人闻知解颐启颜、瞠目结舌。其中最使人难忘者当属国学大师刘文典,其性格之骨鲠、狂慢与刻薄,一二事例中可见,于今仍启人深思。据云,蒋介石掌握军政大权后,多...
关键词:刘文典 逸闻趣事 中国现代史 安徽大学 人物春秋 林流 令人 田长霖 性格悲剧 徐世昌 
论儒门哭礼及其情与理被引量:2
《孔子研究》2014年第3期73-84,10,共13页孙克诚 
哭由情生,但是先秦之时,哭不能率意自为,而是有着种种礼之规定。就儒门奉持之礼而言,哭礼包含哭有形、哭有位、哭有节、哭有在、哭有亲疏、哭有不为、哭有除期等诸多内容。哭礼之制据于人情,所用则在制约人情,是理性的设定。但实践中,...
关键词:     
《聊斋志异·海公子》的崂山渊源及文化资源考略被引量:2
《蒲松龄研究》2013年第4期47-58,76,共13页孙克诚 
青岛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QDSKL110113)
《聊斋志异·海公子》篇所述海岛怪异惊悚故事,经考证故事发生地位于崂山海侧,其与崂山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应是蒲松龄游崂获取一定素材后创作的作品,而其故事的营构则凭倚着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表现为多种既有叙事模式的有机熔铸。
关键词:聊斋志异 海公子 古迹岛 崂山渊源 文化资源 叙事模式 
“蜮”考被引量:1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第10期153-155,共3页孙克诚 
鬼蜮之"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够含沙射影致人至死的神异之物,但是其面目模糊,有关它的记载散见古代典籍,经披阅文献,其形容终被发露,研究知,先秦蜮已被传言为恶物,汉时其性状渐趋详尽并被神化,晋后蜮能为人、物所制,失掉了神异色彩。
关键词: 射工 短狐 含沙射影 
蒲松龄游崂行迹考述被引量:1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97-104,109,共9页孙克诚 
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QDSKL110113)
康熙十一年蒲松龄等人来游崂山,但行程之记文字寥寥。今根据地方文献与崂山地理形势,复建了其游崂经行路线与当见景致,探明了观日、观海市之"青玉涧"、"番辕岭"的所在,考证此行尚有崂山北麓的鹤山之游。对蒲松龄二次来崂与对崂山道乐有...
关键词:蒲松龄 游览 崂山 行迹 
天人感应:中国文化视域中的北斗星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32-40,共9页孙克诚 
中国古代人们观测北斗星以确定季节、方位,安排农事等活动,在物质之用基础上,北斗星受到了人们的尊崇。作为天帝之车与人间君王的象征,它主理着天地万事的运转及生类生死富贵命运而被神化。历史发展中,它凝聚了文化精神,成为了中国的文...
关键词:中国文化 北斗星 天人感应 象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