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晖

作品数:10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语境可用性还原论无意识加工自我监控更多>>
发文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学术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人文杂志》《哲学动态》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神经全局工作空间:迪昂意识思想简论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年第4期8-14,共7页安晖 李恒威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意识的第一人称方法论研究"(项目编号:14BZX02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认知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3JZD0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M601959)
意识是人性——人之为人——的根本条件。科学地理解意识,也许是有意识的理智在完备地理解世界时要去完成的"最后问题"。我们提出,现象学-形而上学-方法论-实验科学——这四个维度构成了判断和评价一个科学的意识理论之全面性的参照框...
关键词:迪昂 有意识通达 最小对比 信息分享机制 意识的标记 
机器会拥有意识吗?被引量:5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81-92,2,共13页斯塔尼斯拉斯.迪昂 李恒威 蔡诗灵 安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意识的第一人称方法论研究"(14BZX02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机器究竟能否有意识?要回答这个富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就必须仔细考虑意识是如何从人脑这个物理系统中产生的。意识统合了脑内两个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计算,即有意识计算的两个本质维度:"全局可用性"(C1)和"自我监控"(C2)。尽管目前的机器...
关键词:意识 机器 全局可用性 自我监控 无意识加工活动 
意识的主体性和等级性: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实证证据被引量:3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8年第4期78-83,共6页安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巴尔斯‘全局工作空间’意识理论研究"(12YJC720001)
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大致从三个进路研究意识,其一是意识与无意识的对比研究,试图找到与意识最小相关的神经机制,这是"意识"的物质基础;其二,"意识"的思维标记,寻找意识现象出现时脑活动的特征,从而建立脑神经结构、活动模式与意识体验之...
关键词:意识 无意识 主体性 自我 意识等级 认知神经科学 
托诺尼的整合信息论探析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3期27-32,共6页袁蓥 安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巴尔斯‘全局工作空间’意识理论研究"(12YJC720001)
朱利奥·托诺尼的整合信息理论为解释意识提供了一个定量的、经验实证上可理解的假说。该假说认为意识是分化的系统组分间因果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整合信息;意识是复合体的内在属性,有等级之分。这些观点推翻了哲学中的"僵尸"论证,并提出...
关键词:意识 整合信息理论 整合 分化 
塞尔生物学的自然主义意识理论透视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08-112,共5页安晖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2YJC720001)
塞尔生物学的自然主义意识理论试图摆脱二元论与唯物主义彼此对立的既定范畴,既坚持意识是生物神经系统演化的结果,又坚持意识具有本体论上的实在性,不能被还原为其生物神经基础。这一意识理论的基本哲学假定是将意识现象作为一个既定...
关键词:生物学的自然主义 还原论 心灵因果关系 同一性 实在性 
丹尼特意识理论评析被引量:3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38-42,共5页安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2YJC720001)
在丹尼特的意识理论中,意识研究的方法论具有重大意义,是其意识理论体系的建构基础和论证前提。丹尼特坚持意识的自然演化理论,但却反对意识的现象学特征,否认感受质的实在性,主张以功能主义的多重实现为意识理论的基本构架。丹尼特所谓...
关键词:第一人称方法 第三人称方法 功能主义 消除主义 
意识“有镜厅”隐喻与还原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第6期23-27,共5页安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巴尔斯‘全局工作空间’意识理论研究"(12YJC720001)
在神经生理科学中,意识问题研究的关键之一是要确立大脑中与意识相关的神经组织。意识的"有镜厅"隐喻从寻找与意识形成相关的神经组织出发,以功能模块为基础,推导出意识是大脑的功能模块组成的嵌套式结构体所产生的一种副现象。在论证上...
关键词:“有镜厅”隐喻 还原论 桥接原则 情境性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学术研究》2013年第5期14-19,159,共6页魏屹东 安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表征问题研究"(12BZX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2YJC720001)的阶段性成果
巴尔斯的全局工作空间理论运用对比分析、隐喻分析和语境分析,探讨了意识的形成过程,为意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范式。通过对比,巴尔斯证明意识经验的确存在,而且能够客观地测量;通过剧场隐喻,巴尔斯阐明了全局工作空间的框架和主要...
关键词:全局工作空间 对比分析 隐喻分析 语境分析 全局可用性 
论作为认知构架的语境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13年第3期89-94,共6页安晖 魏屹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表征问题研究"(12BZX018);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语境论科学思想史研究"(11JJD720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2YJC720001)资助
认知构架是对人类智力系统的理论建模,是认知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是指智力系统的内嵌信息处理能力和机制,包括智力系统现有的能力范围、做事方式以及潜在的能力。自20世纪认知科学形成至今,认知范式经历了认知主义、联结主义、以...
关键词:认知科学 语境论 构架 信息处理能力 智力系统 认知范式 联结主义 能力范围 
意识的语境认知模型——兼评巴尔斯的意识理论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12年第4期15-21,共7页魏屹东 安晖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科学哲学的语境重建"(项目号:09FZX011);山西省留学基金项目"科学认知的机制与表征模型研究(项目号:0905502)成果
基于语境建立意识的解释模型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意识研究的一种新趋向。巴尔斯的全局工作空间理论就是根据语境来探讨意识问题的。巴尔斯认为,语境作为一种神经系统已经适应了的信息,它可以合理地解释意识的产生和消失,解决问题的心灵...
关键词:意识 全局工作空间 语境认知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