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辉

作品数:28被引量:7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更多>>
发文主题:访谈录大跃进口述历史科学技术史中国科大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灾害学》《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老龄科学家群体特性对需求层次实现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运筹与管理》2020年第10期233-239,共7页陈泽艺 张志辉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现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领域。研究不同人群的老龄化特点,对于制定有效的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老龄科学家是一个特殊群体,分析他们的群体特征和实际需求状况,是研究制订针对该群体政策的前提。本研究基于格栅...
关键词:老龄科学家 格栅/群体模型 需求层次理论 科技人才政策 
超流发现的历史回溯 卡皮查获1978年诺贝尔奖的有关争议
《科学文化评论》2020年第2期101-113,共13页朱燕南 张志辉 
1978年,苏联物理学家卡皮查因其在低温物理学的重要贡献而与美国两位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科学家共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卡皮查的获奖理由是表彰他对"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然而,近年来科学界出现了一种争议,认为卡皮...
关键词:卡皮查 艾伦 米森纳 超流 诺贝尔奖 优先权 
杨承宗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引量:3
《科学文化评论》2018年第5期56-67,共12页刘培 张志辉 
杨承宗是我国著名的放射化学家,我国放射化学学科奠基人,天然铀工艺领域的重要开拓者。杨承宗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从学校创建、迁址合肥到第二次艰苦创业,他无不积极策划、参与,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键词:杨承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放射化学 
中国商用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的曲折发展与落后原因探讨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年第10期62-69,共8页刘培 张志辉 
乏燃料后处理是实现核燃料闭式循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早在1960年代中国已成功掌握军用后处理技术,但是商用后处理技术的研发进度迟缓,至今未能实现工业化,制约着核电的可持续发展。个中原委值得总结和反思。文章较为全面的梳理了中国...
关键词:商用后处理 中欧乏燃料协议 核电 曲折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创办始末被引量:5
《科学文化评论》2018年第3期5-30,共26页何昊华 张志辉 
少年班是中国科大在特殊历史时期开创的一种破格选拔和培养自然科学人才的新模式。它的创办拉开了"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具有重大意义。关于少年班创办的具体过程,目前学术界仅停留在...
关键词:少年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方毅 宁铂 李政道 高等教育改革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的科技政策分析与现实借鉴被引量:3
《中国科技论坛》2018年第5期173-179,共7页陈泽艺 张志辉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PSAC)以其独特的运行机制、职能属性和政策成就,成为美国冷战时期科技政策史中的线索机构。本文对PSAC主导的科技政策以科学技术、科学伦理、科学价值三个维度进行成就评估,同时对PSAC的双重职能属性做政策价值...
关键词: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 科技政策 现实借鉴 
1960年代中国核燃料后处理技术抉择过程研究——兼论苏联核援助与中国自主研发的关系(英文)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年第3期76-84,共9页刘培 张志辉 
核燃料后处理是苏联对华核援助的一项关键技术。1960年代中期,中国放弃了苏联援助的沉淀法后处理工艺,改用自主研发的萃取工艺。萃取法后处理工厂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后处理技术跨入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本文深入考察了中国后处理技术在苏...
关键词:核燃料后处理 苏联援助 沉淀法 萃取法 
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办院模式与培养制度的早期探索被引量:2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7-11,17,共6页张志辉 江鉴 方黑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创建于1978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建院初期,它依托中国科学院,实行“全院办院,院所结合”的办院模式,并在招生、培养和学位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探索和实践,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和高...
关键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生院 办院模式 研究生培养 学位制度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所用二氧化铀的制备——北京铀矿选冶研究所二氧化铀的生产历程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5年第1期42-52,共11页刘培 张志辉 
北京铀矿选冶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1960年11月成功生产出国内首批核纯二氧化铀,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依据相关原始文献材料,特别是内部资料和口述访谈,叙述了国内首批核纯二氧化铀生产任务的提出、工艺流程的...
关键词:核化工技术史 北京铀矿选冶研究所 二氧化铀 简法生产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放射化学转型的尝试 制订《放射化学学科规划》及成立专业学会被引量:1
《科学文化评论》2015年第1期55-68,共14页张志辉 刘培 
中国放射化学长期依赖于国防需求而成为支撑核事业发展的工具,其自身的学科建设问题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改革开放初期,放射化学家们试图通过制订《放射化学学科规划》和成立专业学会,寻求加强基础研究的学科转型。然而,不同部门的科...
关键词:放射化学 学科规划 学会 转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