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作品数:12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离骚》世界眼光严歌苓学术道路先进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界》《文学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个真实的“再生”--论冯至《伍子胥》的创作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11期17-19,共3页张莉 郭君臣 
2020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项目(立项号ZY20201472)。
小说《伍子胥》从酝酿到写成用了16年时间,最终冯至把一个古老的中国故事写成了“一个含有现代色彩的《奥地赛》”,伍子胥形象成为古老民族新生机的象征,通过这一形象,冯至写出了“一个民族在他少壮时代所有的做人的态度”,以此提醒自己...
关键词:《伍子胥》 《奥德赛》 现代 
梁宗岱对屈原的认识和评价
《文学教育》2022年第22期172-174,共3页张莉 郭君臣 
发表于1941年的《屈原》是梁宗岱最重要的诗歌评论作品。1921年,中学生梁宗岱将《楚辞》和《神曲》进行对照阅读,略有所得,之后他游学欧洲进入象征主义诗学的堂奥,并借由西方诗歌传统反观中国诗歌传统,最终在《屈原》中完成了对《楚辞...
关键词:梁宗岱 《屈原》 但丁 象征主义 
鲁迅的先秦思想图景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年第4期84-95,共12页郭君臣 张莉 
20世纪30年代,鲁迅从"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传统重新进行总结、辨析,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1935年4月写成的《在现在中国的孔夫子》,以及1936年最终编订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一、鲁迅对儒家以及先秦思想传统认识的调整《...
关键词:先秦思想 《故事新编》 《鲁迅全集》 不周山 
格雷厄姆·格林的倦怠与悲悯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14-17,共4页张莉 郭君臣 
格雷厄姆·格林对人世的混乱和邪恶多有体验和洞察,他心怀倦怠,深切地描绘出这个世界的晦暗,同时又力图从这晦暗中找到沉潜着的救赎力量。他的创作以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界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天主教是他前期创作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后...
关键词:格雷厄姆·格林 倦怠 悲悯 天主教 
细读功夫与世界眼光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年第4期161-163,共3页张莉 
中文系外国文学课的改革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它是文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经典作品,在文本展现的深广、微妙的精神世界中陶养自己;另一方面,它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担负着引导学生熟悉西方大传统、反观本民族...
关键词:教学改革 文本细读 世界眼光 
鲁迅生活与创作里的屈原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年第3期27-29,共3页郭君臣 张莉 
在生活中,鲁迅常用《楚辞》中向上求索的意象激励自己;创作中,鲁迅与屈原的关系更是密切。创作生涯之初,鲁迅就借《离骚》和《天问》描摹出自己在个人和民族之间的创作格局,接下来不管是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希望与绝望纠结之时,还是20世...
关键词:鲁迅 屈原 《离骚》 《天问》 
论吴念真的创作道路被引量:1
《理论界》2015年第9期126-132,共7页郭君臣 张莉 
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科研基金项目(XJ201254)研究成果
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吴念真尝试了小说、电影电视、戏剧等多种艺术样式,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详细分析吴念真的创作历程,发现在所有作品中,他都能认真总结自己的生命体验,又能"虚己纳物",认真对待读者和观众的喜怒悲欢,努力让...
关键词:吴念真 生命共同体 故事 自尊尊人 
诸神的暴虐——重读希腊神话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年第2期109-110,共2页张莉 郭君臣 
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项目成果;项目名称为"世界文学名著文本细读教学法研究和实践
从"五四"时期开始,许多中国学者都认为希腊神话洋溢着活泼的人性,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神人同形同性"。这种认识忽略了那些强调"神人之分"的神话,在这些神话中,诸神是暴虐的,是人类命运的绝对主宰,神非常清晰地标示出人生命的脆弱和局限...
关键词:希腊神话 神人之分 生存处境 
外国文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浅论
《文学教育》2014年第4期13-15,共3页张莉 郭君臣 
2013年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世界文学名著文本细读教学法研究和实践
外国文学教学需要与学生的生命体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解决心灵上的问题和不得不面对的社会问题。同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引领他们进入文学和学术传统,让他们把自己与伟大灵魂进行比照、切磋。这样,才会有真正陶养灵魂的文学教育,老师和...
关键词:问题意识 外国文学教学 学术传统 
贾植芳的比较文学观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59-61,共3页张莉 郭君臣 
贾植芳有自觉的现代知识分子意识,一生上下求索、历经磨难,其观念和经历使得他对比较文学研究有独到而深刻的认识;他强调文学研究要有世界眼光,认为比较文学研究应该与社会生活和生命体验密切相关,应该有助于中国现代精神世界的建设。...
关键词:贾植芳 世界眼光 道德文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