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平

作品数:9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杜诗镜铨》古代文学文学评论古籍部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杜甫研究学刊》《消费导刊》《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青年文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东吴三惠学术小议
《北方文学(下)》2012年第10期142-142,共1页张运平 
提及清汉学,不可不专注于吴派惠栋,研究惠栋学问,亦必熟知其家学。栋与祖父惠周惕、父亲惠士奇号称东吴三惠,世称三人稳老红豆先生,红豆先生和小红豆先生。他们四世治经,学问一脉相承,祖孙三人的学术思想紧密联繁,可谓当时学术...
关键词:学术思想 东吴 易学思想 红豆 学术史 惠栋 学问 吴派 
浅谈君子不器与现代专业化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10期217-217,共1页张运平 
现代化的一个特征是社会体制、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在现代社会中,行业会被逐渐细化,人们的职业会体现出高度的专业化。而中国儒家经典《论语》的《为政》篇里有一章云:"君子不器。"朱熹注解为:"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
关键词:专业化 君子 现代社会 通识教育 现代化 非职业化 孔子 儒家经典 朱熹 社会体制 
《诗归》版本考
《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23期8-8,共1页张运平 
钟惺,字敬伯,竟陵人,明著名文学家,万历三十八年进士。谭元春,字友夏,与惺同乡,两人均为"竟陵派"创始人。《明史》卷二百八十八有两人小传,二人共同选定《诗归》,在当时影响很大。关于《诗归》的成书时间,谭元春在《退谷先生墓志铭》中...
关键词:诗归 批注本 石印本 黑鱼尾 谭元春 钟谭 清华大学图书馆 藏版 藏本 白鱼尾 
汪中《经旧苑吊马守真文》研究被引量:1
《北方文学(下)》2011年第11期30-30,共1页张运平 
本文对汪中《经旧苑吊马守真文》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探讨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一些名家学者产生的影响。由此,汪中骈文之成就及价值也可见一斑。
关键词:汪中 马守真 陈寅恪 
杨伦《杜诗镜铨》研究(下)被引量:4
《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3期50-58,共9页蔡锦芳 张运平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杜诗学史和地域文化"的阶段性成果
三、《杜诗镜铨》中杨伦自己的发明之功杨伦《镜铨》对杜诗的研究,一方面体现在他对前人研杜成果的整理,另一方面就是他自己对杜诗的发明了。杨伦倾二十几年心血对杜诗的钻研是相当深人的,加上他自己能诗,故《镜铨》中处处可见杨伦...
关键词:杨伦 《杜诗镜铨》 文学评论 古代文学 
冯延巳词艺术手法试探
《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4期79-79,共1页张运平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人,有词集《阳春集》,冯延巳是唐五代存词量最多的一个词人,本文对其词的艺术手法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冯延巳 艺术手法 
杨伦《杜诗镜铨》研究(上)被引量:1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33-39,53,共8页蔡锦芳 张运平 
本论文从整理之功和发明之功两大方面来考察杨伦《杜诗镜铨》之贡献,先以仇注为界,考察杨伦对仇注以前各家研杜成果的整理和对《详注》以后、《镜铨》以前一百多年中各家研杜成果的吸纳,然后考察了杨伦自己在杜诗编年、注释、评点、笺...
关键词:杨伦 杜诗 镜铨 仇注 朱注 
蒋金式及其批《杜工部诗集辑注》研究被引量:2
《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66-81,共16页蔡锦芳 张运平 
关键词:诗集 康熙年间 杭州大学 古籍部 
汪中与黄景仁诗歌创作之比较
《消费导刊》2007年第7期190-190,共1页张运平 
汪中和黄景仁都是乾隆中叶著名的文人。二人被当时人称为"洪黄"。试图通过他们两人之间的比较,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贴近诗人的真实世界,深入地理解他们的诗文作品。
关键词:汪中 黄景仁 诗文 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