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仟

作品数:6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腐熟剂秸秆还田冬小麦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华北农学报》《河南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秸秆还田配施肥料及腐熟剂对土壤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6
《河南农业科学》2016年第8期59-63,共5页李国阳 燕照玲 李仟 卫丽 关小康 王同朝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452)
通过2 a的小麦—玉米轮作田间定位试验,探讨秸秆还田不施肥(CK)、秸秆还田+化肥(SF)、秸秆还田+化肥+HM腐熟剂(SFD)、秸秆还田+化肥+有机肥(SFM)对小麦收获期土壤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期确定最佳的秸秆还田配施处理...
关键词:秸秆还田 小麦 腐熟剂 有机肥 土壤酶活性 产量 
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对麦玉两熟制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5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171-176,共6页李仟 关小康 杨明达 王同朝 刘春堂 白田田 张鹏钰 卫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45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08;2012BAD04B07)
采用大田试验,设置秸秆还田+常规施肥(T1)、秸秆还田+有机肥(T2)、秸秆还田+HM(菌种)还田剂(T3)和秸秆还田不施肥(对照,T0)4个处理,探讨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对氮素利用和麦玉两熟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
关键词:秸秆还田 有机肥 腐熟剂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氮平衡 
秸秆覆盖和土壤水分互作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280-287,共8页王同朝 李小艳 李仟 王和洲 高国华 关小康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08;2012BAD04B07)
为阐明秸秆覆盖和土壤水分互作对夏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通过防雨棚测坑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和水分调控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显著降低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棵间蒸发量(Ed),在夏玉米生...
关键词:夏玉米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农田蒸散量周年变化规律初探被引量:5
《华北农学报》2014年第2期218-222,共5页王同朝 李小艳 李仟 王和洲 关小康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4B07;2012BAD14B08;2011BAD16B07)
为探究冬小麦-夏玉米田蒸散量变化规律,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系统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田蒸散量周年、不同阶段和日变化,对蒸散量与净辐射等气象要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蒸散量四季分布不均,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占1年的44%,32...
关键词:冬小麦 夏玉米 称重式蒸渗仪 蒸散量 变化规律 
时空交替间隔灌溉对夏玉米田水分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华北农学报》2013年第4期115-122,共8页王同朝 李小艳 杜园园 李仟 白如轩 关小康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4B07;2012BAD14B08;2011BAD16B07)
为了给夏玉米有效灌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根区实施交替补灌对农田蒸散、夏玉米产量形成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共设9个处理:拔节期和抽穗期充分供水(T1N1)、拔节期充分供水+抽穗期中度水分亏缺(T1N2)、拔节...
关键词:夏玉米 时空交替补灌 垄作 农田蒸散 水分利用效率 
群体配置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华北农学报》2013年第2期169-174,共6页王同朝 齐爽 关小康 李小艳 李仟 姜玉梅 卫丽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4B07;2012BAD14B08;2011BAD16B07)
为给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种植密度和行距的配置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分测坑池栽试验,设置等行距条播(W1,行距20 cm)和宽幅种植(W2,幅宽10 cm、行距30 cm)2种种植方式和105万(P1),150万(P2),210万(P3),270万(P4)株/hm24种种植密度,在冬小...
关键词:冬小麦 群体配置方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