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银

作品数:26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历史主义《北迁季节》后殖民解读麦种拆解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北方文学(中)》《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梧州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译者主体性与山水诗歌英译研究--以《次北固山下》多个英译本为例被引量:1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87-91,共5页王齐 王玥颖 李昌银 
《次北固山下》一诗是盛唐时期诗人王湾的传世佳作,该诗历久弥新,在国内的传颂程度令人惊叹。唐代郑谷曾用“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来抒发各路诗人对王湾的艳羡之意。的确,在历史的长河中,郑谷那句“万古传”得到了验证。目...
关键词:《次北固山下》 汉诗英译 译者主体性 意境再现 
“小红帽”原型视角下的《等待野蛮人》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77-79,共3页周志丹 李昌银 
南非作家J.M.库切的《等待野蛮人》被评论界视为一部政治寓言小说,然而这部寓言小说的的情节、人物和背景都可以在世界知名的童话寓言《小红帽》中找到相应的原型。"蛮夷姑娘"("小红帽")被"文明帝国"("大森林")的乔尔上校("大灰狼")抓...
关键词:《等待野蛮人》 《小红帽》 原型 
《模仿者》研究:“一种新批评视角”被引量:1
《艺术品鉴》2017年第3X期433-435,共3页孙琪 李昌银 
《模仿者》是奈保尔讽刺长篇小说的代表著作,采用回忆录与第一人称叙事的角度来叙述模仿、身份困境、流亡等主题,引起人们关注和思考殖民地人民的困境。本文拟从英美新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层的探讨,以便挖掘更深层次的多重内涵和作品...
关键词:《模仿者》 新批评 解读 
爱神的爱情悲剧——《一粒麦种》中的神话原型解读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10-212,共3页李蓓蓓 李昌银 
《一粒麦种》是一部意味隽永、内容深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的小说,而玛姬丽和约翰·汤普森、范代克博士之间的三角恋关系,实际上是古希腊神话里的经典爱情故事——阿佛洛狄忒和阿多尼斯、阿瑞斯三角恋情节的现代版本。作者选用这一悲剧...
关键词:《一粒麦种》 原型批评 置换变形 
论王尔德《认真的重要》中双关语的应用
《北方文学(中)》2015年第7期37-38,53,共3页李蓓蓓 李昌银 
《认真的重要》是奥斯卡·王尔德的喜剧代表作.王尔德在该剧中对双关语的娴熟应用,更是为该剧锦上添花.本文聚焦王尔德在《认真的重要》中对双关语的应用,加深对王尔德本人及其戏剧的解读,彰显其俏皮幽默的艺术风格以及对维多利亚时期...
关键词:《认真的重要》 奥斯卡·王尔德 双关语 
从《黑暗的心》管窥康拉德后殖民书写的矛盾性——一种霍米·巴巴视角被引量:1
《梧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80-83,共4页陈燕 李昌银 
2013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立项项目(XKJS201318)阶段性成果
康拉德文化身份的混杂性和他的多元文化经历共同造就了其作品后殖民书写的矛盾性。以《黑暗的心》为例,该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混杂性揭示了殖民主义的虚伪性,同时反映了康拉德对殖民主义的矛盾态度以及西方话语对东方"他者"既爱又恨的矛盾...
关键词:《黑暗的心》 霍米·巴巴 混杂 含混 模拟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结构理论解读《双城记》中曼内特医生的心灵成长历程
《北方文学(下)》2015年第4期44-45,共2页李蓓蓓 李昌银 
本文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人格三结构理论,即本我、自我、超我的角度,分析《双城记》中曼内特医生的心灵成长历程,探讨了曼内特医生的内心由最初的“黑色天使”,蜕变至最真的“白色天使”,彰显了他的博爱与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双城记》 本我 自我 超我 
征圣人而立言引六经以注我——“文学是人学”命题源流考辨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4,共4页李昌银 
“文学是人学”并非像钱谷融先生所说的那样是由丹纳和高尔基提出,而是他本人的首创。他之所以要将其归功于高尔基,完全是出于中国知识分子“征圣”与“宗经”的自觉和20世纪50年代政治语境下自我保护的考量。“征圣”只是手段和掩护...
关键词:文学是人学 源流 考辨 
《一粒麦种》对基督教的“挪用”策略被引量:4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186-187,192,共3页周霞 李昌银 
以"挪用"为视角,从民族英雄基希卡"挪用"基督教进行革命;本土宗教与基督教的融合;以及小说以《圣经》为基础的篇章构思,这三个方面来展示后殖民人民通过"挪用"基督教作为反抗殖民的武器。
关键词:《一粒麦种》 挪用 基督教 
后殖民理论视阈下的女性话语断层——解读《野草在歌唱》被引量:1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年第12期136-138,共3页杨永青 李昌银 
2013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立项项目"英国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殖民话语研究"(项目编号:XKJS201318)的阶段性成果
运用后殖民语境下的性别权利关系,探究了《野草在歌唱》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玛丽悲惨又无奈的人生。玛丽既是主体,又是他者,处在这样的矛盾对立中,她丧失了话语权,体现了女性话语断层。
关键词:后殖民 对立 话语断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