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再现

作品数:63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文慧高天友郑志元李文革马振涛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学院四川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动漫为媒介的古诗意境再现——初中美术与语文融合教学的新路径
《炫动漫》2024年第19期0007-0009,共3页江伦琴 
本文以动漫为媒介,探究古诗意境再现在初中美术与语文融合教学中的应用,对推动学科融合和创新教学方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从提升审美素养、深化文化理解和促进学科联系三个方面阐述了融合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四种具体的教学路径,包括...
关键词:动漫 古诗意境 初中美术 初中语文 学科融合 
《竹里馆》英译的意境再现探析
《今古文创》2024年第2期104-106,共3页张伟伟 
本文以英译过程中意境的再现为出发点,通过对比分析许渊冲、唐一鹤以及庞德三人所译的《竹里馆》英译本,探析三人译作中对原诗文化意象、画意禅心以及情感抒发三个方面处理方法的差异,发现三人对《竹里馆》的翻译方法有所不同,其中许渊...
关键词:王维 《竹里馆》 意境 意象 情感 
渴闲、享闲、乐闲--苏轼闲适诗词英译的意境再现
《译苑新谭》2022年第2期39-44,共6页严晓江 
中国江苏社科英才2020年度资助项目“古诗英译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2042)。
苏轼的闲适诗词具有渴闲、享闲、乐闲之境。译者注重翻译的意境生成,通过审美移情,使用简化法、重构法、明示法、移植法、概括法、补偿法等翻译方法,传递其中渗透的道法自然、随遇而安、超然豁达等思想,引发目标语读者形成与源语读者相...
关键词:闲适诗词英译 审美移情 意境 
图形背景理论下《清平乐·六盘山》英译中的意境再现
《今古文创》2022年第38期114-116,共3页王玉婷 郭滨 
湘社科办2020(1)号19YBA89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词人在创作时常常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和景的结合即词的意境。意境是词的灵魂,意境能否在译文中再现是词的译文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本文基于图形背景理论,通过对比《清平乐·六盘山》的三个译本,分析译者还原原词图形背景的程度以及...
关键词:图形背景 《清平乐·六盘山》 意境再现 
大声读书
《社区》2022年第8期63-63,共1页马亚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有了一个习惯,就是看书看到精彩处,总喜欢读出声来。最开始的时候,我是轻轻地吟哦。比如,看到李煜的词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我会顿挫有致地读出来。那是一种吟唱,有曲调,有韵律,仿佛通过...
关键词:意境再现 词句 读出来 
译者主体性与山水诗歌英译研究--以《次北固山下》多个英译本为例被引量:1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87-91,共5页王齐 王玥颖 李昌银 
《次北固山下》一诗是盛唐时期诗人王湾的传世佳作,该诗历久弥新,在国内的传颂程度令人惊叹。唐代郑谷曾用“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来抒发各路诗人对王湾的艳羡之意。的确,在历史的长河中,郑谷那句“万古传”得到了验证。目...
关键词:《次北固山下》 汉诗英译 译者主体性 意境再现 
大声读书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2021年第1期64-64,共1页王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多了一个习惯,就是看书看到精彩处,总喜欢读出声来。最开始的时候,我是轻轻地吟咏。比如,我看到李煜的词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我会顿挫有致地读起来。那是一种吟唱,有曲调,有韵律,能够把...
关键词:意境再现 词句 大声读书 无言 
许渊冲“三美论”原则下看许译宋词中的意境再现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17期0053-0053,0030,共2页戴琴玉 
许渊冲是我国现代古诗词翻译第一人,他翻译了《诗经》,大量的唐诗宋词以及毛泽东诗选,他的译作多次出版,经久不衰,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古诗词语言简洁含蓄,但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并且音韵优美,对仗工整,...
关键词:许渊冲 “三美论” 宋词 意境再现 
及物性视角下诗歌意境再现研究--以《天净沙·秋思》的两种译文为例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20年第19期11-12,7,共3页刘馨蔓 
本文借鉴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系统理论,以模糊法和具象法实现诗歌意境再现为切入点,从风格、句法和词汇三个维度对中国古典诗歌《天净沙·秋思》的两种译文的及物性作对比分析,认为,译者须对原诗歌及物性系统中的"过程类型""参与者"...
关键词:及物性系统 意境再现 《天净沙·秋思》 模糊译法和具象译法 
中国古代山水诗英译时的“选择”与“适应”——生态翻译观下的中国山水诗意境再现被引量:1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58-60,64,共4页李晶晶 
中国古诗词英译的核心在于原文美学信息的完美再现,目的语读者获得相似的审美享受。译者如何适应译语环境,有效再现源语意境,是译者的核心任务。生态翻译观视角下,译者在译语环境下重现源语的“自然”,使得这套“自然”系统能在译语环...
关键词:中国古代山水诗 英译 生态翻译观 选择 适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