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起予

作品数:16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失范长三角经济长三角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经济研究导刊》《大学(思政教研)》《西部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恽代英的君子人格
《西部学刊》2024年第19期94-97,共4页杨起予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恽代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君子人格。他自幼便以儒学君子自许,少年时代就仿效曾子“三省吾身”之法,以“自省”力持克己,成就外在高尚品行;他一生秉持鲜明的助人思想,希望通过利益他人实现儒学“己...
关键词:恽代英 君子人格 克己自省 成己成人 心怀天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时的李大钊思想研究
《大学(思政教研)》2023年第12期145-148,共4页杨起予 
上海市社课题“留日学生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研究”(课题编号:2023BDS006)的阶段性成果。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贡献卓著。和同时代人一样,李大钊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并没有先期的理论准备,他之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与其自身既有的知识结构、思想倾向和所处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关联,而...
关键词:李大钊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个体认知 中国表达 
上海小组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轫
《西部学刊》2023年第12期157-160,共4页杨起予 
上海小组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它最先开辟了以《新青年》杂志、《觉悟》副刊和《共产党》月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其小组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翻译、阐释、教学和论争,为共产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奠定了理论基础。其...
关键词:上海小组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中共“一大” 
民本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五四前后李大钊思想的解读被引量: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07-115,182,共10页杨起予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学理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都曾受到其自身既有知识结构和所处时代问题的影响,相应地,这种影响又会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形成一种不同于经典文本的中国表达。作为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也同...
关键词:李大钊 民本意识 民族主义 社会改造 
文化自信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思考被引量:5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51-58,共8页杨起予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引人注目的理论命题。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文化自信是一种会接了历史和当下的民族自信;而以19世纪中叶开始的近代中国重重坎坷为背景,则文化自信又显示了越过坎坷的中华民族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关键词: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话语 
泛市场化与道德困境被引量:3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第4期44-47,92-93,共4页杨起予 
今日中国,道德失范已成为受人关注的社会现象,并因此引发了与此相关的种种思考。相当一部分人将道德失范的原因归咎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价值观念的解构。但实际上,道德的产生虽然离不开内在的教化和外在的规范,而其形成的过程,与...
关键词:道德困境 泛市场化 道德重建 
改革深化中的道德省思
《党政干部参考》2015年第22期5-6,共2页杨起予 
道德失范的社会原因 以改革开放为显著标志的中国社会转型,在相当意义上讲就是推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在这一过渡转型时期,由于没有能够及时确立起完整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市场思维作为一种强势思维...
关键词:道德失范 改革深化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过渡 社会原因 中国社会转型 市场经济规则 改革开放 
毛泽东与邓小平:中国道路的两座丰碑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3期7-9,共3页杨起予 
在中国道路的发展进程中,毛泽东和邓小平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人们常常把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称为毛泽东时代,而把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年称为邓小平时代。这两位伟大人物所铸就的辉煌都与其鲜明的个性和曲折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今天,我们...
关键词:毛泽东 邓小平 人生经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深化中的道德省思
《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6期91-93,共3页杨起予 
市场与道德并非不可兼容。当下中国的道德失范实质上与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有着紧密联系。三十多年的改革在推倒种种不合时宜的旧规则的同时,却又无法很快建立起新的规则,遂使整个社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既没有旧的规范,也没有新的规...
关键词:道德失范 社会转型 市场经济 
中国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人民性和现实性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2期9-12,共4页杨起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理论内容和现实内容。因为中国梦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主旨,这就将今天的中国与170年来的历史连在了一起,使中国梦具有了丰厚的历史性;因为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所以,人民既是中国梦的出发...
关键词:中国梦 历史性 人民性 现实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