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国伟

作品数:25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平面广告设计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传统文化现代平面广告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职教论坛》《文学教育》《南方论刊》《新丝路(下旬)》更多>>
所获基金: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创视野下传统工艺美术的“变”与“不变”
《民艺》2023年第5期27-31,共5页柳国伟 
工艺美术在坚定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与优秀传统文化输出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工艺美术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文艺复兴的大潮中顺势而为,实现传统工艺美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 工艺美术 “变”与“不变”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媒体领域的应用被引量:8
《电视技术》2023年第5期181-184,共4页柳国伟 
探讨数字媒体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核心技术以及它们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系统和机器人等方面的应用,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给数字媒体领域带来的影响,推动数字媒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 数字媒体 机器学习 图像识别 
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创新实践路径探索被引量:2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3期164-168,共5页柳国伟 赵旎娜 
2020-2021年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科研项目重点课题:“遗产廊道视角下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创新的实践路径研究”(2020KZJ003);2019-2020年度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浙江诗路文化景观与地方表述的图像志研究”(2021QN085)。
浙东唐诗之路是浙东沿线山水与唐代诗歌的美妙结合,如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把诗路的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有效利用、合理开发、活态传承,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文从遗产廊道相关理论出发,以全域视界审视浙...
关键词:遗产廊道 浙东唐诗之路 文化创新 可持续性发展 
插画的视觉叙事探究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22年第4期156-157,共2页柳国伟 
2020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视觉叙事范式下的‘枫桥经验’传播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NDJC228YB。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民众视觉素养的提高,图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认识社会的主要信息来源和参考依据。视觉传播成为文化形式的主流,视觉叙事也得到多元发展与多维应用,插画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视觉叙事方式。谢赫《古画品录》中说...
关键词:《古画品录》 视觉叙事 视觉素养 视觉传播 王延寿 读图时代 主要信息来源 多元发展 
“东亚文化之都”背景下大禹文化IP设计与开发策略
《新丝路(下旬)》2021年第11期0210-0212,共3页柳国伟 
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大禹文化IP形塑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 145079)。
绍兴古城历史底蕴深厚、人文资源禀赋,但在名人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上,尚有较大提升的空间。大禹文化是绍兴精神的典型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绍兴城市的历史文化高度。文章从大禹文化的时代价值出发,从大禹文化IP核心内...
关键词:名人文化 大禹文化IP 东亚文化之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承实践探索——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2
《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年第12期108-110,共3页柳国伟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招标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培养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ZB3201512)研究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着独特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保护、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绍兴职业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创新 现代学徒制 探索与实践 
工匠精神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回归与培育被引量:7
《职教论坛》2017年第26期15-18,共4页赵旎娜 柳国伟 
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互补与融合--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改革"(编号:kg2015795);主持人:柳国伟
随着《中国制造2025》出台,培育教师的"工匠精神"成为了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具体如何在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中培育"工匠精神"的方法和途径,却鲜有人探讨...
关键词:工匠精神 师资队伍建设 回归与培育 
视觉传达设计视域下东巴文的美学探析被引量:1
《芒种(下半月)》2017年第6期100-101,共2页柳国伟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2016—2017学年科研项目“大象有形——东巴文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编号SZK201641)
东巴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被誉为"文字史上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的发展,东巴文字的语言功能开始逐渐丧失,其传承和利用正面临着重大挑战。[1]本文以东巴象形文字的构字方法与符号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其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美学...
关键词:东巴文 视觉传达设计 美学特征 
读图视野下东巴文在标志设计中的再生被引量:5
《包装工程》2016年第12期62-66,共5页柳国伟 
目的研究东巴文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与再生。方法对东巴文语言和图形的双重符号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论述了东巴文丰富的表意功能及独具魅力的象形之美,并通过其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案例,探讨东巴文在读图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了新的文化内...
关键词:读图 东巴文 标志设计 再生 
一景一品——兰亭景区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研究
《大舞台》2015年第12期51-52,共2页柳国伟 
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项目名称:<一景一品--兰亭景区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25574
本文分析了兰亭景区文化元素,提炼了其地域文化元素中的视觉符号,以书法元素为主线,辅以竹文化元素、黄酒文化元素,根据旅游纪念品一景一品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理念,结合旅游纪念品设计原则,提出兰亭景区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策略,以期...
关键词:一景一品 旅游纪念品 创新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