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鞠明

作品数:4被引量:8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大学生测评互动思辨能力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前沿》《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外语》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福柯的后结构主义思想传承——辖治术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前沿》2015年第11期23-25,31,共4页沈鞠明 
在福柯的思想体系中,辖治术是他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和研究视角,也是其后结构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传承,特别是在"后福柯"时代的发展,辖治术已经从一个概念发展为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并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以其独特的视...
关键词:后结构主义 福柯 后福柯时代 辖治术 
基于知行合一模式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量表构建研究被引量:35
《中国外语》2015年第3期14-21,共8页沈鞠明 高永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研究"(编号12BYY056)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基于先期构建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理论框架——知行合一模式,研制了适用于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的量表,并用该量表对500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测评,而后对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效度...
关键词:知行合一模式 跨文化交际能力 测评量表 信度与效度检验 
思与行的互动: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被引量:44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49-154,共6页沈鞠明 高永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BYY056)的阶段性成果
构建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需坚持历史与现实以及全球与本土相结合的原则,以中国语境为基础,以"知行合一"为理念,从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纬度厘定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和研究框架。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 思辨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测评 
英语教材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被引量:5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3期47-53,共7页沈晓丽 沈鞠明 
本文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为基础,厘定了中国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并且以《牛津高中英语》课本为例,分析了该教材在培养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过程中采用的策略以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牛津高中英语 培养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