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明

作品数:113被引量:29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诗学中国诗学中国文论陈寅恪五四时代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诗学这棵树——《中国诗学之人文精神》新版后记
《名作欣赏(上旬)》2025年第3期129-133,共5页胡晓明 
这本书是我的博士论文。构思于1988年,完成于1990年并答辩通过,得到通讯评委汤一介教授、程千帆教授、吴孟甫教授以及答辩委员钱仲联教授、周振甫教授、徐中玉教授、王运熙教授、周勋初教授的宝贵意见与不同程度的奖掖,他们对论文具体...
关键词:中国诗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保留意见 程千帆 周勋初 汤一介 徐中玉 周振甫 
人机共生时代的诗学问题
《探索与争鸣》2025年第3期143-152,179,180,共12页胡晓明 樊梦瑶 
在DeepSeek(以下简称DS)等人工智能盛行的人机共生时代,文学创作、欣赏与研究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多角度、多文体的命题创作验证,以及系列人机作品同题比对,可以发现,DS在旧体诗词以及赋、文等文体的写作上,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阶段...
关键词:DeepSeek 人机共生 AI 比较诗学 旧体诗 
以现代中国人文为杠杆
《文艺争鸣》2024年第6期34-35,共2页胡晓明 
读陈平原教授文集二十四卷,有一种感觉,就是来到某一大都市,某处大建筑群落,有很多房子,既具有晚清的风格,又具有现代中国的特点;既有一些南方的因素,也有一些北方的特色;精美而又大气,既有整体的环境气场,又有精细的内部设计。那些楼...
关键词:现代文人 建筑群落 陈平原 外立面 东西南北 
基于ⅢF A/V规范和Avalon系统的大学图书馆视听数据库建设研究
《图书馆杂志》2024年第1期50-58,49,共10页张毅 熊泽泉 胡晓明 陈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服务模式及站群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1BTQ100)的研究成果之一。
随着中国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视听媒体在年轻一代中非常流行,给以文本资源为主的图书馆带来了挑战。本研究旨在探究国内外大学图书馆视听资源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借鉴ⅢF规范在图像资源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各种视听保存社区的实践,...
关键词:视听数据库 ⅢF A/V Avalon媒体系统 视听可视化 
《管锥编》的语文诗学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23年第2期208-224,共17页樊梦瑶 胡晓明 
本文从“语文学”视角入手,对钱锺书先生学术巨著《管锥编》中诗学研究常用的“反象以征”“对写法”“代言法”“反设法”“召唤法”“一名三训”等技法进行探究,尝试还原钱锺书先生从诗歌文本出发,浑融中西、勾连古今的语文诗学精髓。
关键词:钱锺书 《管锥编》 语文诗学 
胡晓明绝句选
《诗刊》2023年第5期74-75,共2页胡晓明 
历史-社会-个人:“文化亲缘”视角下的金庸小说
《文化艺术研究》2022年第6期17-28,111,共13页胡晓明 
作为文化符号的金庸小说,是怎样与社会产生一种亲和力,进而发挥出纽带、脐带的功能和“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的作用?要回答这一问题,须从一种超越并包含命缘、地缘、血缘、时代因缘在内的更重要的缘,即文化亲缘入手。从中国文化亲缘的...
关键词:金庸小说 文化亲缘 江南 文明复活 文化符号 
略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的编选观念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23-127,共5页胡晓明 雷文昕 
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详细勾勒唐宋诗概貌,体现了诗歌“唐宋一体观”。解读诗歌积极入世、关心民生等思想情志,以此展现选录时秉持的编选观念。坚持以深厚的思想内涵,如彰显爱国精神、怀有济世之心;以优秀诗歌的言情言志之用勉励学...
关键词:高步瀛 《唐宋诗举要》 编选观念 
当“良知”遇到《自私的基因》——《论语》新解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2年第4期1-16,173,共17页胡晓明 
仁爱和自私哪一个才是真相,或说良知是一个预设,还是一个自然的呈现?《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人们生来是自私的,基因为了达到生存目的会穷尽手段,“自私”是生命繁衍和文明进化的根源。荀子性恶论、现代社会价值异化、人性幽暗论述,果真印...
关键词:良知 仁学 自私的基因 中西思想对话 
篇终破体接微茫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2年第12期12-15,共4页胡晓明 
一时光倒流。1986年春天的某个黄昏,黄山宾馆,第二届《文心雕龙》学术会议的报到大堂。我作为办会人员,接待了一位来自中山大学的年轻教师,其人清瘦精悍,神情沉静。我了解到他跟我一样,都是读文学批评史的,心中油然多了一份亲切。他当...
关键词:文学批评史 《文心雕龙》 时光倒流 学术会议 年轻教师 吴承学 中山大学 神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