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波

作品数:16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市镇上半叶江浙农业社会流动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探索与争鸣》《史林》《历史教学问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日战争期间平湖日伪情报组织及其活动
《史林》2024年第4期177-186,220,共11页董建波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在其侵占的平湖县设立的情报组织有宣抚班、警备队情报组、宪兵队情报组、中央特工总部情报组、警察局侦缉组、警察局特高班、清乡事务局情报组等,形成互不统属但又相互补充的情报网络。这些机构的情报人员身份复杂,...
关键词:抗日战争 平湖县 日伪情报组织 活动 
地权配置与社会流动——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杭县为例
《史学月刊》2022年第9期58-71,共14页董建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浙江杭县农地产权研究(1930-1950)”(15BZS131)。
农村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地权转移是同一变化的两个不同侧面,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是农村地权转移的过程,由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可以透视农村地权转移。通过分析各个阶层户数占总户数的比重、所有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析...
关键词: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杭县 地权配置 社会流动 
近代杭县地籍档案的内容与价值被引量:1
《浙江档案》2020年第6期39-42,共4页董建波 李琴 
国民政府曾在多个县份实施地籍调查,但实际完成全县所有土地调查和实测的县份并不多。而在完成实测的县份中,地籍调查档案得以完整保留的县份更少。杭州市余杭区档案馆收藏的杭县地籍档案图籍并存,时间跨度较长,地籍登记具有延续性,登...
关键词:近代 杭县 地籍档案 内容 价值 
平湖《老鼎丰酱园档案》及其价值被引量:1
《浙江档案》2017年第4期25-28,共4页董建波 沈力行 
现藏于平湖市档案馆的《老鼎丰酱园档案》,是对老鼎丰酱园生产与经营全面、系统、连续的记载,呈现出一家酱园一个多世纪的兴衰变化,其主体部分是老鼎丰酱园的各类收支账簿。透过《老鼎丰酱园档案》,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近代平湖乃至嘉兴地...
关键词:平湖 老鼎丰酱园 档案 价值 
20世纪上半叶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力评估
《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3期4-10,共7页董建波 李学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上半叶长江三角洲农村经济与城镇状况评估”成果,(03BZS016)
20世纪上半叶,长江三角洲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三麦和主要经济作物棉花、油菜的亩均产量均趋于减少。与清代中叶相比,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也趋于下降。即使在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力最高的20—30年代,农业生产仍未恢复到1...
关键词:20世纪上半叶 长江三角洲 农业生产力 
20世纪上半叶杭县迎神赛会衰落因素浅析被引量: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49-53,共5页李学昌 董建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ZS016)
20世纪20—40年代,浙江省杭县塘栖等地的迎神赛会活动消退乃至中绝,直接的原因是国民政府运用强制措施推行移风易俗的政令,取缔民间信仰行为的政策发生效力;间接的因素在于主持其事的传统乡绅阶层要么转趋没落,要么正在蜕变为新的精英阶...
关键词:杭县 迎神赛会 衰落 因素 
关于中国农业经济历史变迁的争论与悖论
《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2期48-50,共3页李学昌 董建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3BZS016)
学术界有关中国农业经济历史变迁基本脉络的观点存在颇多分歧。学者们对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判断大致可区分为发展论、起伏论与衰退论,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基本判断可区分为发展论与衰退论。若将这些有关传统农业和近代农业变迁趋势的基本...
关键词:中国农业变迁 争论 悖论 
1940年代后期常熟农家收入水平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2
《史林》2006年第5期60-70,共11页李学昌 董建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ZS016〕的成果之一。
农家收入递减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村以种植业为主,副业和劳务收入微不足道的收入来源结构。由于副业产品和劳动力市场的萎缩,农家副业和劳务收入比重下降,农家收入不得不主要依靠种植业,但种植业生产的实际水平又受到人均经营耕地面积、农...
关键词:1940年代后期 常熟 农家收入水平 
论20世纪初江浙农民生存境遇变动的制约因素
《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2期12-16,共5页李学昌 董建波 
近代乡村职业分化不充分,使农民缺乏向其他职业中谋求发展的机会;城市就业不足和收入低下,限制了农民经由离村获得新的社会地位;在城市中缺乏出路的农民,由于农产品市场波动和农家副业萎缩,农家经济状况恶化,农民在农业经营中同样难以...
关键词:20世纪初叶 江浙 农民 社会流动 
20世纪初沪郊南汇市镇成长之动因
《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111-115,共5页董建波 李学昌 
近代上海城市交通网络的扩张、工业技术和资本的渗透以及中心市场的整合作用,不仅强化了周边市镇对上海城市的向心力,也将沪郊南汇乡村发展融入上海的城市化进程,凸现出20世纪初中心城市现代化发展直接带动周边市镇成长的新趋势。
关键词:南汇 市镇 成长 动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